1、 家政学期末论文 题目:论大学生恋爱观论大学生恋爱观 院 (系) 金融与贸易系金融与贸易系 专 业 金融理财 学生姓名 成 绩 2012 年 6 月 10 日 目 录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概念和现状. 1 二、大学生婚恋观的成因分析和影响 3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婚恋观做到趋利避害 4 (一) 、对学习方面 . 5 (二) 、对生活方面 . 5 四引导大学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对策 6 (一) 、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 . 6 (二) 、加强对大学生的性观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 6 (三)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健
2、康的恋爱心理; . 6 (四) 、加强对大学生的软文化教育,帮助大学生营造优雅的恋爱环境。 6 五、我对婚恋的看法 6 六、结束语 7 论大学生婚恋 1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概念和现状一、大学生婚恋观的概念和现状 现在,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已不是少数。大学生恋爱已是大学生 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 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 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 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 而由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 倾向日益凸现,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有同学这样说:不谈恋爱的大
3、学是不完美的大学。学习之余,大 学的爱情故事似乎已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 然而, 大学里的恋爱也如 同他们的青春年华一样,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坎坷,充满了 太多的浮动与不确定 通过问卷显示: 有 68%的同学是在热恋当中,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选择在大学 恋爱。28%的同学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选择谈恋爱;15%的同学是因 为有利于学习而恋爱;同样, 有 15%的同学因为空虚寂寞而恋爱;只 有 10%的同学以“找个终生伴侣”为出发点选择恋爱。这表明大部分 的同学并不是为了“追求爱情”而恋爱,而只是因为大学生活的相对 自由而引起的“空虚寂寞”或者其他理由恋爱。43%的同学曾经有过 12 段恋爱;
4、分别有 9%的同学有 35 段恋爱以上,这表明大学生 论大学生婚恋 2 恋爱已是普遍存在的,甚至不是一两次。 25%的同学没有经历过恋爱; , 27%的同学恋爱没有目的; 有 13.1%的同学认为恋爱费用应该由男方承担;选择 AA 制, 即一人一半的同学占 25.1%;受访者最能接受的是 AB 制,即男生出 大头,女生出小头,占 32.9%;有 10.6%的受访者表示由经济条件较 好的一方承担,谁方便谁承担;表示无所谓、没有考虑过的受访者占 16.7%。显然,在恋爱花费方面,双方共同承担的方式更受大学生的 欢迎,这也反映了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由于当前父母对于学生恋 爱采取支持或者默许的态度
5、,因此,一些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会得 到父母资助的 “恋爱经费” 。有 21.5%的同学表示,会得到父母资助 的恋爱费用。 其中, 有接近 44%的同学每月得到 200 元到 500 元的家 庭支助,比例最高; 200 元以下的为 20%,位居第二。 有 53.6%的同学认为,恋爱中精神很重要,物质也不能缺少; 有 33.8%的同学认为两者同样重要;有 7%的同学认为物质重要,但 精神不能缺少;有 4.9%的同学认为精神至上;而认为物质至上的同 学只有 0.7% 。 在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这一社会现象时,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 为还是严肃慎重的。有 14.4%的同学表示 “尝试过” ;有 24.0%
6、的同 学表示 “想尝试,但没有付诸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 “不想 尝试”的同学达到 61.7%。虽然相比以前的数据来看,婚前性行为的 论大学生婚恋 3 随意性、开放性在增加,但就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横向的比较,本次 调查还显示,婚前性行为的开放度在城乡、 男女性别上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总的来看,城市在婚前性行为开放度上比农村大,男性比女性 开放度大。来自城市的同学表示婚前尝试过性行为的有 16.1%,而来 自乡村的同学表示尝试过的为 12.2%。 有 63%的同学认为,婚姻是经营一辈子的事;有 56.0%的同学 认为,婚姻是爱情的结晶;有意思的是,有 38.3%的同学认为,婚姻 是长期稳定的互交互助模式。 也有极少部分同学把婚姻看作是搭帮过 日子和合伙制 “股份公司” 。无论是把婚姻看作事业,看作爱情发展 的必然,还是把婚姻看作是一起平淡过日子,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 长期的共同发展,浪漫地说是“与子偕老” 。 对于大学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