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题题 目目:联接轴的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I 内容摘要 连接轴由于加工精度涉及圆柱、圆锥、圆弧、键槽和螺纹,加工精度和难度都 很大。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使用多种的机床和不同的复杂的工艺。特别是细长轴 的部分和细长轴上的键槽,要保证加工合格则只能使用数控铣床进行精密加工。 关键词:精密加工;数控机床;定位基准 II 目 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1 1 分析零件图 2 首先原始材料并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 2 轮廓几何要素的分析: . 2 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 . 2 计算零件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4 生产纲领: . 4 确定生产类型: . 4 、选择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 5
2、 各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的主要特点 (表二) . 5 、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7 定位基准的选择: (重点考虑:如何较少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 . 7 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 . 7 加工顺序的安排: . 8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1 结合表一、表二选择该零件的加工机床机床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1 工艺装备的选择 11 工艺的分析计算 17 确定加工余量: . 17 计算工序尺寸极其公差 . 17 确定切削用量 . 18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 20 外轮廓粗、精车循环程序: . 20 内轮廓粗、精车循环程序: . 20 外圆柱表面上的键槽铣削程序: . 21 填写工艺文件 23 毕业设
3、计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1 引言 连接轴涉及加工的精度和难度在目前的国内加工实践中是不容易的, 本论文的目的是从实 践的加工角度对此类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希望能找到此类加工零件的加工共同 点,积累加工工艺和方法。 2 1 分析零件图 首先原始材料并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一典型的传递扭矩和动力的联接轴,其: 外表面:由圆柱、圆锥、圆弧、键槽和螺纹等组成。其中圆柱直径变化大, 且长 94 直径 16mm 圆柱段为一典型细长轴, 而且上面还要加工一难度极大的键 槽,加工时易于弯曲变形,难于保证加工质量,另外 M4 的螺纹公称直径又太小 不适宜机加工,给加工带来许多不便。 内
4、表面:也由圆柱、圆锥、圆弧及键槽组成而且内圆锥的锥度为 15, 普通机床加工难度颇大,两内孔又是内大外小的倒“T”字型盲孔,大孔孔深也 只有 10 。又增加了加工难度。显然车刀极易与孔底和小孔孔壁发生干涉,不 易保证加工质量。另外,35 内孔上的键槽既有尺寸公差,又有位置公差,还 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亦不好加工. 轮廓几何要素的分析: 该零件图给定的集合要素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除了几处标注有问题外没有 过大的尺寸错误,和加工工艺错误。它们是60 的上下偏差错误应当是上偏差 为“0” ,下偏差为“-2”长度 3.3mm 的键槽深度偏差缺少下偏差“0”长度为 10 的内孔深度偏差缺少下偏差“0
5、” 。内键槽的圆弧半径偏差应该按偏差格式书 写AA 剖视图缺少剖面线等五处错误经稍微修改后就没有其它问题了。 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 a精度分析: 外表面精度分析, 60 的外圆柱表面除 2 尺寸公差外没有形位公差也与 43 外圆柱面无任 何公差要求, 加工容易。 而 16 外圆柱面既有尺寸公差要求: 0.018mm; 又有 35 的内孔的同轴度要求;还有表面粗糙度 1.6 的要求,难度大,而它上面的键槽也 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粗糙度要求还有相对与 35 内孔中心线的对称度要求, 加 工难度也非常大。 内表面精度分析, 35 内孔既有尺寸公差要求,还有表面粗糙度 3.2 的要求。加工难度相对于
6、外圆柱面显得异常之大, 长10的43的内孔它又有R1的要求加工相对容易。 而内键槽它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形位公差要求还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难度也相 3 当大。 b.技术要求分析: 本零件为一典型联接轴,除零件材料要求用 35 钢和零件本身的一些尺寸、形 位、粗糙度要求外再无任何热处理及其它辅助技术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 了生产效率。 工艺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采取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车削 16 细长轴时为防止弯曲变形,采用跟刀架,以便保证加工质量。 加工 16 细长轴上 5mm 键槽时为保证轴弯曲采用辅助支撑加工。 加工 43 长 10 的盲孔为了不使与孔底和 35 的内壁发生干涉, 影响加 工质量,选择 10内孔切槽刀加工。 加工宽 10mm 的内键槽为保证加工质量,不能采用铣削、镗削、车削加工。 只有选择在卧式插床上进行插削加工。 考虑工序集中原则,能够一次加工出 35 内孔和 15内锥,采用数控车 床而不采用普通车床。 为了保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