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摘摘 要要 本设计是在详细阐述我国路面工程的发展状况、 发展趋势及国内外路面设计 方法;路面基本理论;行车荷载、环境因素对路面体系的影响;柔性路面设计原 理等内容后, 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 对某一具体道路进行了柔性路面设计, 其中包括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路面厚度计算、弯拉应力和剪应力验算以及路面组 合方案比选,最后选定一种比较合理的路面方案。同时又对该道路路面各结构层 次施工工艺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柔性路面、结构组合、厚度计算、施工工艺 2 1.1.前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道路的现有状况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 展,因此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道
2、路的建设,从而改 善道路的现状,进而形成全国高速公路干线网,以加快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对某一具体道路进行路面设计和施工工 艺分析。 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研究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的设 计原理和方法、路面结构组合、对路面材料性能以及路面结构层施工、养护、维 修和管理技术等。 我国道路路面工程的发展概况: 1.古代用条石、块石或石板等铺筑道路路面; 2.20 世纪初一些公路与城市道路开始用砂石铺筑路面; 3.20 年代末少数大城市用沥青、水泥混凝土和块料等铺筑的高级、次高级 路面; 4.30、40 年代公路上也开始出现上述高级、次高级路面
3、; 5.解放初期各地根据就地取材原则,广泛修筑了级配碎(砾)石路面,并进 行试验研究; 6.50 年代中期我国首创一种路面结构形式泥结碎石路面,此外在中、低 路面上还广泛修筑了磨耗层保护层; 7.60 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北方开始使用国产沥青修筑表面 处治和贯入式次高级路面; 8.70 年代后期开始使用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稳定砂砾修筑路面基层; 9.近年来我国已能使用国产沥青修筑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等高级路面, 目 前全国铺有各类沥青路面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占较大的比重。 随着道路交通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车型、重吨位和高速度的客货运车辆的大 量涌现, 修建高等级高质量的道路工程在交通建设事业
4、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 位。作为道路工程组成部分的路面工程也正飞跃发展。路面工程发展趋势的主要 特点 1: 1.设计自动化 路面材料和配合比设计,路面应力、应变计算,路面结构 选型、各层厚度计算,工程概预算以及路面优化设计,均能使用计算机自动进行 计算; 2.施工机械化 在路面施工中,从土基整修、路面材料的备料及拌制、运 料到摊铺、压实、成形,已全部采用机械化流水作业。路面工程建设普遍使用高 效率的工程机械施工。如振动压路机、沥青洒布机、沥青混凝土自动摊铺机、水 3 泥混凝土自动联合摊铺机等,机械化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并保障工程的高 质量; 3.勘测新技术 随着电子、激光、红外线、微波技术
5、以及航空航天科技的 发展,利用这些新技术进行道路勘测和设计,已达到一个崭新的、全自动化的新 水平。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地面立体测量、电磁波测量仪器以及遥感技术,使勘 测技术正进一步向自动化、数字化、多功能化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如红外线测距 仪、激光经纬仪等; 4.量测自动化 路面量测是对路面工程结构物进行检查、质量鉴定、技术 品质检测、工作状态测定的工作。自动化测试仪器如核子密度仪、自动弯沉仪、 激光平整仪、自动噪声测量车等,为路面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快速而正确的采集数 据的有效工具; 5.设计和质检规范化 对于各类路面材料和结构,强度检验和稳定性监测 等都先后制定了有关设计和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如公路
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 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等, 使我国路面设计和施工逐渐做到标准化; 6.材料和结构多样化 在高等级沥青路面中,广泛采用高性能、高粘度的 重交通沥青和改性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广泛使用了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 和加气剂,可以显著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有关的工程性质。路面结构呈 多样化的趋势,如沥青路面采用土工布、土工格栅、沥青碎石玛蹄脂 SMA;水泥 混凝土路面有碾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等。除了柔性路 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还出现了复合式路面,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由水泥混 凝土作下面层,沥青混合料作上面层组成。这类路面综合了水泥混凝土强度高、 刚度大、使用寿命长和沥青混凝土舒适性好、便于修补的长处,是一种经久耐用 的优质面层; 7.路面管理系统(简称 PMS) 路面管理系统是路面工程技术、系统工程 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现代化的路面养护管理新技术。该管理 系统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系统分析的方法和计算机运输手段,为管理部门 提供科学饿分析工具和方法,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佳配置,提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