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摘摘 要要 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 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 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 220kV,110kV, 10kV 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 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 容量 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 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 XZ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的设计。
2、本变电所大门位于东方,220KV 配电装置朝北,110KV 配电装置朝西,10KV 配电站 朝南,均与出线方向相对应,主变位于三者之间,其间有行车大道、环形小道、电缆沟 盖板作为巡视小道,220KV 配电装置有 14 个间隔,110KV 配电装置 16 个间隔。 本次设计论文是以我国现行的各有关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为依据,所设计是一次 初步设计,根据任务书提供原始资料,参照有关资料及书籍,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而得 出。 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目录目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第一章 引言 3 第二章 原始资料统计分析 . 4 第三章 主变压器的选择 . 6 3.1 主变压器台
3、数及额定容量的确定 . 6 3.2 主变型号的确定 . 7 第四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 10 4.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0 4.2 主接线的接线方式选择 11 第五章 短路计算 17 第六章 电气设备的配置、选择和校验 18 6.1 原始数据 18 6.2 断路器的配置、选择和校验 18 6.3 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22 6.4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25 6.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26 6.6 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30 6.7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33 6.8 避雷器的配置选择及校验 35 6.9 中性点设备的选择 37 第七章 电气设施的平面布置 38 7.1 概述 38 7
4、.2 高压配电装置的选择 39 7.3 电气总平面布置 43 第八章 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 . 44 8.1 概述 44 8.2 防雷保护的设计 45 8.3 接地装置的设计 46 8.4 主变中性点放电间隙保护 46 第九章 二次回路设想 47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第十章 短路电流计算 49 第十一章 避雷针计算 57 小 结 . 62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63 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它是负责把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换为供人们 直接使用的电能的产业。它即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
5、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提供不 可少的动力,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力是工业的先行。电力 工业的发展必须优先于其他的工业部门,整个国民经济才能不断前进。 我国具有极其丰富的能源。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物质基础。但是,旧中国的电力工业落后,无法将其利用。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入发展,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很快。到 2000 年,我国电力工业已跃升世界第 2 位,电 力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目前我国的 电力工业已开始进入“大电网” 、 “大机组” 、 “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等新技术发展的新 阶段,一些世界水平的先进
6、的高新技术,已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相应的应用。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用电的急剧增长,电力工业 的发展仍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未能很好起到先行的作用,仅以 2004 年夏季 的供电负荷高峰期为例,全国预计总共缺电 3000 万 KW 左右,有 24 个省区都先后出现 拉闸限电的的情况,这样的局面预期还要过 23 年才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 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由此在按人口平均用电方面,迄今不仅仍远远落后于一 些发达国家,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只处于中等水平,尚不及全世界平均人口用电量 的一半。因而,要实现在 21 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的电力工业必须持 续、稳步地大力发展,一方面是要大力加强电源建设,搞好“西电东送” ,以确保电力 先行,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并建立起符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的、规范的电力市场。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新世纪中,中国的电力工业必须持续、高速地发展,取得 更加辉煌的成就。 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 第二章第二章 原始资料统计分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