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矿专业毕业设计 第 1 页 共 94 页 前 言 . 2 摘 要 . 3 第一章 矿井概况 . 4 11 井田地质特征 . 4 12 煤层的埋藏特征 10 13 井田境界与储量 19 14 矿井开拓 . 24 第二章 采区地质特征 31 21 采取范围 . 31 22 采区地质情况 32 23 采区储量和生产能力 . 33 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 34 31 采煤方法选择 34 32 矿压观测情况 35 33 采区巷道布置 36 34 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 . 37 35 采区准备 . 52 第四章 采区运输、防排水与供电 . 53 41 采区运输 . 53 42 采区防排水和洒水
2、 61 43 采区供电 66 第五章 采区通风与安全 . 68 51 采区通风系统 . 68 52 分量配备 . 68 53 通风构筑物 . 74 54 安全措施 . 74 第六章 采区巷道规格及支护方式 . 81 61 概述 . 81 62 采区巷道规格与支护方式 81 第七章 采区设备选型及计算 81 71 采煤机的选型及计算 . 81 72 运输机的选型 82 73 顺槽设备的选型 85 74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及液压支架选型 86 75 其它设备选型 . 87 第八章 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8 致 谢 . 92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 第 2 页 共 94 页 前前 言言 此次设计的题目为
3、清河一矿一采区设计。 清河一矿是本人所在单 位,是一个技改矿井,清河一矿是由 6 个小煤窑整合而成,整合前各 矿井开采井田范围内 2#、4#煤,采用的采煤工艺为炮采。整合前小 煤窑采煤工艺落后、产量小、管理混乱、安全隐患严重,面临着被煤 炭行业淘汰出局的境况。整合后的清河一矿采煤方法改为高档普采, 年产量为 60 万吨。由于采用先进的采煤工艺,派驻专业人员对矿井 进行技改,技改后的清河一矿不仅产量大大增加,生产安全性也大大 提高。 此次设计的内容包括矿井开拓、采区划分、大巷布置、工作面布 置的介绍说明; 矿井及采区的地质概况、 采煤工艺的、 巷道支护形式、 设备选型的介绍说明;以及采区运输系统
4、、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洒 水系统、供电系统、避灾路线的介绍说明。 本人作为这个技改矿井的矿领导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所在矿井 采区的设计,更深刻的了解了该矿井的基本情况,明确了技改工程的 重点,对今后的工作有了详细、可行的安排,同时作为一个老煤矿工 程人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系统的梳理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 第 3 页 共 94 页 摘摘 要要 清河一矿位于古交市西北约 15km 处加乐泉村村东,矿井井田面 积 2.1062km 2,批准开采煤层 2#、3#、4#、8#和 9#煤层,由于 2#、 3#和 4#煤层在整合前已大面积采空,故只考虑 8#、9#煤层的开采。 8#煤层平均
5、厚度 2.96m,9#煤层平均厚度 2.25m,井田内 8#、9#煤层 地质储量为 1056.9 万吨,可采储量为 566.34 万吨。2006 年 4 月批 复矿井规模 30 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 13.5 年,矿井于 2006 年 12 月 9 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 年 6 月批复矿井扩建 60 万吨/年,矿井 服务年限 7.3 年。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 第 4 页 共 94 页 第一第一章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1 11 1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地质特征 一、一、井田地理位置及井田地理位置及交通交通条件条件 清河一煤矿位于古交市区西北 15km 处嘉乐泉村村东,行政区划 属嘉乐泉乡管辖。太
6、(原)宁(武)公路和太(原)岚(县)铁 路均由井田西南侧通过,镇城底站相距井田约 6km,其间有嘉乐泉矿 的铁路专用线连通,由井田到太原公路里程 66km,铁路里程 56km, 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二、二、地质地质勘探程度勘探程度 1、初步查明了井田地层、构造形态,主要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煤层对比基本可靠; 2、初步查明了 2、4、8、9 号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及顶底板岩性; 3、基本查明了 2、4、8、9 号可采煤层的煤质、煤类,并对其工 业用途作出了评价。 三、井田水文地质井田水文地质 (一)主要含水层 1、中奥陶统灰岩岩溶含水层 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 自下而上划分为下马家沟组 (O2x) , 上马家沟组(O2s)下、中、上三段,峰峰组(O2f)下、上二段。本 含水层为井田主要含水层。 2、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组 本组由 L1、K2、L4三层灰岩及其间的中粗粒砂岩组成,含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