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常州东方诺亚印染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专业名称: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 级: 环测 07-2 学 制: 三 学 号: 学历层次: 指导教师: 评 阅 人: 论文(设计)提交日期: 2010 年 6 月 15 日 论文(设计)答辩日期: 2010 年 6 月 日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本设计题目为“常州东方诺亚印染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 计方案” ,该工程主要从事植绒后整理、印花、布片染色等纺织品的 纺织、印染,在生产过程中,每天产生 3000 m 3 的印染生产废水。污 水主要污染物 CODcr、SS、pH 、氨氮 -、色度等,其污水水质如下:
2、染色废水 pH :913 ,CODcr 18002500 mg/L ,SS :500800 mg/L ,色度 :400800 倍 ,氨氮 :50-100 mg/L。设施连续运 行处理能力:125m 3/h。出水达到有关接管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 CODcr :15mm,一般在 15-25mm 之间; 3)单孔布水负荷 0.5-1.5m2,出水孔处需设置 45导流板; 4)采用布水器时,从布水器到布水口应尽可能少地采用弯头等非直管; 5)污水通过布水器进入池内时会吸入空气,大于 2.0mm 的气泡以 0.2-0.3m/s 的 速度上升,在管道垂直段的流速(或顶部)应低于这一数值; 6)管径的上部
3、应大于下部,可适当地避免大的空气泡进入反应器; 7)反应器底部采用较小直径的管道以产生较高的流速,从而产生较强的扰动, 使进水与污泥之间密切接触; 8)为了增强污泥和废水之间的接触和减少在底部进水管的堵塞,建议进水点距 反应器池底 100-200mm。 7.出水收集 1)水解池出水堰与沉淀池出水装置相同,即汇水槽上加设三角堰; 2)出水装置应设在水解池顶部,尽可能均匀地收集处理过的废水; 3)采用矩形反应器时,出水采用放射状的多槽出水方式; 4)采用圆形反应器时,可采用机组平行出水堰的多槽出水方式; 5)要避免出水堰过多,导致堰上水头低,形成三角堰配漂浮固体堵塞; 6)出水负荷参考二沉池负荷,
4、堰上水头25mm,水面位于齿 1/2 处。 8.排泥设备 一般来讲随着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的增加,出水水质会得到改善,但污泥超过一定 高度,污泥将随出水一起冲出反应器。因此,当反应器内的污泥达到某一预定最大高 度之后建议排泥。污泥排泥的高度应考虑排出低活性的污泥,并将最好的高活性的污 泥保留在反应器中。 1)建议清水区高度保持 0.5-1.5m; 2)污泥排放可采用定时排泥方式,日排泥一般为 1-2 此; 3)需要设置污泥液面检测仪,可根据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 4)剩余污泥排泥点以设在污泥区中上部为宜; 5)对于矩形池排泥应沿池纵向多点排泥; 6)由于反应器底部可能会积累颗粒物质和小砂粒,应考
5、虑下部排泥的可能性, 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器内积累的砂砾; 7)在污泥龄15d 时,污泥水解率为 25%(冬季)-50%(夏季) ; 8)污泥系统的设计流量需按冬季最不利情况考虑。 3.43.4 设计处理效果设计处理效果 设计各工艺段废水处理效果见表 1(主要污染物) : 表表 1 1:各工艺段设计处理效果:各工艺段设计处理效果 pH CODcr (mg/L) SS (mg/L) 色度 (倍) 氨氮 (mg/L) 原 水 5-8 1800-2500 500-800 400-800 50-100 初 沉 8 1500 200 500 70 酸化水解 7 1200 200 150 50 好氧反
6、应+二沉 7 480 200 80 30 混凝沉淀、脱色 7 380 150 80 30 排放标准 6 69 9 500500 400400 8080 3535 4 4、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4 4.1.1 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 1)格栅井 设计功能:去除颗粒尺寸大的悬浮物、漂浮物,保护后续设备及管道系统; 设计参数:按相应的设计规范; 构筑物数量:1 座,与调节池合建; 设备材料: SXG-700 型机械格栅 1 台,栅条间距 5 mm,配套电机功率 0.75kW。 2)调节池 设计功能:收集所有废水,调节进水的 pH 值,均匀废水的水质、水量; 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 14.4 h; 构筑物数量:1 座; 构筑物尺寸:32.0*22.0*48m; 有效水深:3.8m; 有效容积:2500 m 3; 3)初沉池 设计功能: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 设计参数:表面负荷 0.80 m 3/m2.h; 构筑物数量:1 座; 构筑物尺寸:14.6m*4.4m(带混凝反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