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教实习心得 我从小就在父母的保护之下安逸的生活着,没经过大风大浪,没见过世态炎 凉。姐姐总说我就是一温室里的花朵,在父母呵护备至的保护下无忧无虑的生活 着。多少次我总是极力的想要反驳,可除了那句“我才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嘞”其 他什么证明自己的话也说不出口。我发现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居然词穷了。心情有 种莫名的失落,但却并不是被人冤枉的难受,我想了好久也没有得到答案。直到 几个月前在我的 20 岁生日上,我突然意识到这莫名的悲伤出自何处,我不得不 面对现实的对自己说:“好吧,我真的是温室里的花朵。”于是对于大学的第一 个暑假我老早就开始盘算着,想干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期末考试一 考完我就
2、毅然决然的决定留校并积极地投入到暑期社会实践当中, 想通过社会实 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想通过社会 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去完善自己。通过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心的介绍我 找了一份家教。 那天晚上很顺利的通过了试讲, 那天晚上赶上了回学校的末班车, 那天晚上走在人很少的街上竟是满心欢喜没有丝毫的害怕, 那天晚上感觉做成了 一件大事一般很是骄傲。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我光荣的上岗了,我成为了一 名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的家庭老师。 我的学生是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他们家住得有些远,所以每天早上七点差 一刻就得爬起来然后走到赵家墩去坐车。武汉的天气变化莫测,时而阴雨
3、绵绵, 时而烈日炎炎,但这些却都没有丝毫阻止我体验社会的所踏出的第一步。 为了能够完成好我的第一份工作,我特地上网搜了一下如何才能做好家教的 工作,同时我还咨询了我一些有过家教经历的同学。我明白了因材施教才是制胜 的法宝。于是我和那个小朋友的家长取得了联系,通过一段时间的交谈,我了解 到这个小朋友的数学还不错,就是不爱做数学的应用题,所以在数学应用题的方 面有一些欠缺。于是我尝试着每天都出两道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题,刚开始的应 用题比较简单一点,他也做得比较得心应手,所以也没有从一开始就对数学的应 用题产生抵触情绪。可是后来随着我对应用题难度的加大,他也有一些吃力并感 到力不从心,所以渐渐的不愿
4、意做它们了。我们俩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忖度 良久,我想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我之后并没有再提每天写数学应用题的事。相 反,我和小朋友达成了协议:每天写两道奥数题。他一听是奥数题就来了兴致, 这也是理所当然,不管是谁,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想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来 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我每天都会上网搜几道奥数题给他做。当然我也耍了一些 小伎俩,我给他出的奥数题中的大部分都是奥数的应用题。他非但没有反抗,相 反还在那乐此不疲的想了起来。嘿嘿,当时我的那个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竟有 一种无法比拟的成就感。在数学奥数题的这块上我也是采取了先易后难的策略, 刚开始满足一下他小小的虚荣心,让他渐渐的对数学产生
5、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到 后来也会时不时的遇到一些到难题,但是他并没有耍小脾气不做,我估计他是希 望多搞懂一些难题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吧!所以后面就是水到渠成了,经过一段时 间的训练他已经可以很熟练的做任何类型的应用题了。 于是后面我就没有花很多 时间在应用题上面了,只是每天出一道比较经典的应用题让他巩固巩固。 在他们的数学暑假作业中有一项是和家人一起算二十四点,然后选择其中的 四十个把它记录下来。可是他从没有玩过这个小游戏,当然教他玩的任务就落到 了我的身上。 二十四点这个游戏是一个可以同时锻炼心算和一种数学思维的很好 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我希望他能够把其中的诀窍掌握。于是利用平时没课的时候 就在那琢
6、磨怎么样才能让他能够很好的掌握其中的要领。想着想着,我想起了我 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算二十四点的场景:当时他教会了我算二十四点的游戏规则 后,我同别的小朋友一样对它一点也不感兴趣,我总是觉得那不是一个游戏而是 一种变相的数学题。可是爸爸总是拉着我和他比赛算二十四点,那时候还小当然 赢不了爸爸啦,可是同时我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不甘心,我也不知道这来自于什 么,也许是出自于以前那种“不自量力”的小小自尊吧!于是那一阵子我每天都 拿着一副扑克牌“苦心专研”,研究出了许多的方法:二十四是一个很特殊的数 字,它可以通过四乘以六、三乘以八、二乘以一十二得到,同时运用加法时,比 较常见的有十二加十二、十六加八、二十加四、十一加十三等,减法则是二十七 减三的情况比较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掌握知识的增加和在这个游戏上经 验的积累,我终于赢了我爸爸。于是乎,我决定先教会他一些算二十四点的基本 方法,然后和他进行比赛让他能够在玩中更好的掌握这些方法。于是花了几天时 间一天抽一点时间讲一种方法,然后课下再出几道题巩固一下,不出几天他就已 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后来他就迫不及待的找了一副扑克牌想与我 PK 一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