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 题 目 数控车削零件 1 的编程 专 业 数控技术 年 级 2008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2011- -6 6- -2828. . 1 摘要 数控加工是一种综合了机械制图、制造、设计、公差与配合、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日常维护与故障维修以及 CAD/CAM 等各种学科的一门综合应用。 三年的学习我了解关于数控加工的整个工作过程,包括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像毛坯的选 择、加工方式、设备的选择、装夹定位的确定、刀具数量和几何参数的确定、工序安排、 切削参数的确定、起刀点、换刀点确定、尺寸及公差要求、编程等知识要点。 通过图纸可以看出此零件上标注着尺寸公差尺
2、寸公差且公差大多在 0.050.2 之间,公差代 表加工难度。此外零件上还标有形状公差形状公差(平面度、圆柱度)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定向的垂直度、 定位的同轴度以及全跳动和面轮廓度) 。 通过零件外关可以看出此零件属于数控车削中典型的轴类零件,此零件包含了轴类 零件的大部分特征,除了圆柱外形、阶梯轴、外形槽外还包括内孔、内螺纹的加工。 数控车床对一些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课题是针对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零 件加工面开发,本次毕业设计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具备对数控加工零件的加 工工艺调整和整个加工全过程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是一次课题也是一次挑战。 关键词关键词: 外槽,锥度,外螺纹 2
3、 目录 第一章 零件图的绘制3 1.1:计算机绘图3 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4 2.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4 2.2;确定装夹方案 2.3: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2.4:选择刀具 2.5:确定切削用量 第三章 零件的程序编制13 3.1:程序编制13 3.2:程序仿真与检测22 参考文献27 致谢28 第一章 零件图的绘制 1.1 绘图 3 4 数据分组 5 2.1 零件图工艺分析 图 1 数控加工流程图 2.2 确定装夹方案 首先按照基准重合原则,考虑选择定位基准,由于件 1 和件 2 都采用设计基准是外圆轮廓 的 中心线,所以选择外圆轮廓的中心线作为定为基准,件 1 和件 2 都是整圆,因
4、此只用三爪 自定心卡盘就行,再装夹时应保证工件在夹具中保持垂直以便消除转动自由度。 6 2.3 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2.3.1 工艺路线 1.粗、精加工加工件一左端外形 2.车 5x38 两槽 3.用 G71 粗车加工工件一的左端内形,用 G70 精加工工件 1 左端内形 4.掉头校正,手工车端面,保证总长 95,钻中心孔,顶上顶尖 5.用 G71 粗车工件一右端外形,用 G70 精加工工件 1 右端外形 6.车 4x24 槽 7.用 G92 螺纹循环加工 M27x1.5 外螺纹 8.车 5x28 内槽 9.用 G92 螺纹循环加工 M27x1.5 内螺纹 10.将件二旋入件一中,粗精加工
5、件二外形 2.4 选择刀具 2.4.1 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的重要环节。 2.4.2 常用数控刀具的选择方法及刀具的几何形状 十种刀具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十种刀具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刀具材料 优点 缺点 典型应用 工具钢 工艺性好感 切削速度 手工刀具 高速钢 抗冲击能力强,通用 性好 切削速度很低,耐 磨性差 低速、小功率和断续切削,形 状复杂的刀具 硬质合金 通用性最好,抗冲击 能力强 切削速度有限 大多数材料粗精加工包括钢、 铸铁、特殊材料和铸铁 涂层硬质合金 通用性很好,抗冲击 切削速度限制在中除速度比硬质合金高外, 其他 7 能力强,中速切削性 好 速范围之内 与硬质合金一样 金属陶瓷 通用性很好,中速切 削性能好 抗冲击能力差,切 削速度限制在中速 范围 钢、铸铁、不锈钢和铝合金等 陶瓷 热/冷压成形 耐磨性好,可高速切 削,通用性好 抗冲击能力差,抗 热冲击性能也差 钢和铸铁的精加工, 钢的滚压 加工 氮化硼 抗冲击性好,耐磨性 好 非常有限的应用 铸铁的粗精加工 晶须强化 抗冲击性好度,高抗 热冲击能力 有限的通用性 可高速粗精加工硬钢、 淬火铸 铁和高镍合金 立方氮化硼(CBN) 高热硬性,高强度, 高抗热冲击能力 不能切削硬度低于 45HRCR 材料,成本 高 切削硬度在 4570HRC 间的 材料 聚晶金刚石 高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