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绪绪 论论 1.1 课题背景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以其生产制件所表现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 高一致性、高生产效率和低耗能耗材,越来越引起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重视。国外 将模具比喻为“工业之母” 、 “金钥匙” 、 “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日、美等工业发 达国家模具的产值早已超过了机床工业的产值。 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 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技术是精密成形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模具既直接为 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又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如 CAD/CAE/CAM,新工艺、新材料, 各类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等,模具工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模 具在各
2、行业中应用日益广泛,我国模具总量又供不应求,因此模具已成为许多工业产 品发展的“瓶颈” 。 日前,我国模具行业的生产企业和职工总数在世界上的排名已跃居第一,生产销 量排名世界第三。但是,由于创新能力弱,行业关键技术难以突破,使得我国模具行 业长期以来面临着“低端竞争、高端进口”的尴尬局面。据了解,在我国目前的模具企 业中,产值过亿的企业只有 20 多家,中型企业几十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多数只 有几十名职工,百十万元产值,很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作坊式的管理方式。技术水 平落后, 生产效率低, 这使得我国几乎所有的模具企业都只能生产中低档的模具产品, 而高中档产品只能大量进口。 2008 年,由
3、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随着各国政府救市计划的 实施而缓解,反而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并逐渐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行业, 并有可能进而向经济危机转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 现象,加上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因素,已影响到部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进而 对消费增长构成制约。 1.2 1.2 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在 2007 年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汽车和电子电器产品的高速增长,为 模具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虽然统计数据尚未出来,但根据产需两旺、 持续高速运行的发展态势分析,模具行业 2007 年的发展速度要高于上年的
4、18%,可 望达到 20%以上。预计我国模具产品全年销售额可超过 860 亿元,其中模具出口增幅 有望超过 25%,达到 13 亿美元。 除了发展速度继续提升外,我国模具行业在 2007 年还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模具向大型、精密、复杂方向发展成果突出,如已生产出了单套重量达到 100 吨的巨型模具及型腔精度达到 0.5m 的超精模具和能与 2500 次/分高速冲床相 匹配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等;模具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行业结构进 2 一步改善,如产品结构和进出口结构正在不断趋向合理化等,行业正在形成一个以数 字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热潮,发展后劲充足等。 二是行业骨干队伍
5、正快速形成,集群式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不 断提高。继 2006 年之后,全国的模具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模具城的产出要比上年 增长 25%以上。模具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有 10%以上的提高。 三是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模具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因而也为中国模具今后 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无论是出展出访还是来展来访,中国模具行业 2007 年国际合作方面的活动都要比往年更丰富,参与的企业数和人数更多,成效更 加显著。 在中国模具工业 2007 年可喜的发展中也有隐忧。 隐忧之一是生产模具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费用不断上涨,2007 年又比上年涨 了 20%左右,致使模具企
6、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受挤压,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些企业已 出现亏损,显得难以为继。 隐忧之二是模具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高水平人才全行业缺乏,这已制约了模具 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总数量的供不应求,高层次人才的正常流动现在已变得有一 些不正常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也显著增加。同时,人才素质也亟待提高。 隐忧之三是在模具行业国内外市场前景良好和现有企业大多利好的情况下, 模具 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年复一年不断攀升,尤其是外资和民间投资更为踊跃投入,致使某 些领域已呈饱和之势和低水平的重复。 大量投资的结果虽然对促进模具工业的发展有 好处,但也预示着企业今后的竞争更为剧烈。 隐忧之四是中国模具行业总体创新能力薄弱, 综合水平仍比国外先进水平落后许 多,这对今后发展非常不利。总体落后的主要表现是我国模具在结构、精度、效能、 寿命及生产周期等方面以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 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业内普遍认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国民经济发展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外模 具市场继续看好。 1.3 1.3 我国塑料模具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塑料模具的主要发展方向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