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第一章 引引 言言 经过学校老师课堂上的悉心讲解,学习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工 程力学、 管理学等基础课程,而后又开始了井巷工程、 煤矿开采学、 矿井通风安全、矿山测量学、煤矿地质学、矿山压力及控制等 专业课程的学习。经过近几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加上原有的煤矿生产及管理工作 经历,对本采矿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了检验近两年多以 来的理论知识,按照成教院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搞的是耿村煤矿 13201 综放工 作面,本设计根据耿村煤矿 13201 综放工作面地质条件,结合现有开采技术,在 工作面方案设计、风量确定、支架选型等方面,经过方案比较,最终确定工作面 为综放工作
2、面布置,确定了合理的风量以及支架等配套设施,本设计并对安全生 产提出了多项安全技术要求,对煤矿的实际生产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第二章第二章 工作面地质条件工作面地质条件 2.12.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3201 工作面井上位于耿村煤矿炸药库西北约 48 米的缓坡地带, 地形东北高, 西南低。该工作面井下位于轨道(皮带)下山东翼,上邻 13191 工作面,东侧以 2-1 煤 F5012断层为边界,下邻 13211 工作面。地面标高+620 米+615 米,井下标 高+279 米+228 米,该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 245,工作面长度 117。 2.22.2
3、煤层煤层 工作面开采 2-1 煤层,系长焰煤,黑色,煤岩成份以暗煤为主,沥青光泽,夹 亮煤条带,块状构造。煤层厚度 46,均厚 5,煤层倾向 130 155 ,煤层 倾角 8 20 。 老顶为细-中粒细砂岩,灰白色薄层、致密、坚硬,向上逐渐变为砂岩,水平 层里发育,层间含煤层及黄铁矿结核等,厚度约 12.7m。 直接顶为灰色泥岩,黑色块状,厚度约 0.3m。 直接底为黑色泥岩,块状,含植物化石,厚度约 0.7m。 老顶为白色砂质泥岩,致密、坚硬,厚度约 25m。 2.32.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13201 工作面地质条件较复杂,紧邻工作面东部有一条断层,断层产状为走向 330 ,倾向 55 ,
4、落差大于 10 米。且煤层底板局部赋存不稳定,工作面内有小断 层和小碴包出现。 由于受断层构造的影响,煤层层理较紊乱,易片帮,本工作面东部煤层倾角较 大在 18 20 左右,会给放顶煤工作面回采造成一定影响。 2.42.4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煤层顶板的浅灰色细中粒细砂岩为弱含水 水层,在回采时局部地段可能会出现顶板滴水或淋水现象。最大涌水量 5m3/h,正 常涌水量 0.11m3/h。 2.52.5 开采条件开采条件 1 (1)本工作面无冲击地压,有周期来压现象,来压前后工作面及两道变形、 片帮严重,有煤爆声。工作面来压期间加强支护质量和管理。 (2)无煤(岩)与瓦
5、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 (3)顶煤和煤层顶板能随放煤即行垮落或在采取预裂爆破等措施后能及时垮 落,且顶板垮落充填采空区的高度大于采放煤高度。 2.62.6 储量及服务年限储量及服务年限 2.6.12.6.1 储量储量 2.6.1.1 工业储量 本工作面走向长:245 m,倾向长 117 m,斜面积 28665m2,储量利用厚度 5 m, 容重 1.35t/m3,工业储量 19.3 万吨。 2.6.1.2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走向长:245m,倾向长 117m,斜面积 28665m2,储量利用厚度 5m, 容重 1.35t/m3,回采率 85%,可采储量 16.1 万吨。 2.6.22.6.2
6、 服务年限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3 个月。 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1。 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1 1 第三章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3 3.1.1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本工作面沿倾斜布置,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回采,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 一次采全高。选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3 3.2.2 回采工艺回采工艺 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 (1)回采工艺过程:割煤移架返空刀推前溜拉后溜割煤移架 返空刀推前溜放顶煤拉后溜。 (2)放煤方法:采用二刀一放,由下至上隔一架一放、顺序多轮的放煤工艺。 3 3.22.1 1 割煤割煤 采用 MG150/375-W 型采煤机,滚筒采用“前顶后底”式布置。 3.2.1.1 采煤机工作方式: (1)进刀方式:采用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即采煤机在上端头 1520 米处斜切 进刀,留三角煤,下行重刀割煤,上行跑空刀装煤,到机尾割掉三角煤。 (2)割煤方式:采用单向割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