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本书以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注重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实践性教 育环节,力图做到深入浅出,便于教学,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合高职高专工 科学生使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业自动化的主导产品,具有控制能力强,可靠性高, 使用方便,编程简单,易于扩展等优点,是当今以及今后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 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近年来,德国西门子公司的 S7 系列 PLC 在我国已经广泛使用,并在各行各业的 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担任着重要角色。本书以 S7-200 系列的 CPU22X 为例,讲述了小 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的构成、原理、指令系统、应用以及系统的设置、调试方法,每章
2、 都配有习题和实验。本课程建议学时数 4864 学时。 近年来,德国西门子公司的 S7 系列 PLC 在我国已经广泛使用,并在各行各业的 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担任着重要角色。本书以 S7-200 系列的 CPU22X 为例,讲述了小 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的构成、原理、指令系统、应用以及系统的设置、调试方法,每章 都配有习题和实验。本课程建议学时数 4864 学时。 关键字:关键字:PLC S7-200 原理 指令系统 习题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11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和定义1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及特点2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4
3、 1.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趋势6 第二章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 7 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基本结构7 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9 2.3 S7-200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12 2.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13 致谢致谢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6 1 第一章第一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简称 PLC) 。PLC 是在传统的顺序控 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 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
4、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 制功能,建立柔性的程控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能力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 编程简单等优点,是当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1.1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和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和定义 一、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以继电控制器占主导地位的。 这种由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系统有着明显的缺点: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 短、运行速度不高,尤其是对生产工艺多变的系统适应性更差,一旦生产任务和工 艺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设计,并改变硬件结构,这造成了时间和资金的严重浪费
5、。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为了使汽车改型或改变工艺流程时不改动原有继电器柜内的 接线,以便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以满足生产的需求。美国通用 汽车公司(GM公司) 1968年提出了研制新型控制装置的十项指标,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 (2) 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3)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4) 体积小于有继电器控制柜的体积,能耗少; (5) 能与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 (6) 输入量是交流 115 V 电压信号(美国电网电压是 110V) ; (7) 输出量是交流 115 V 电压信号、输出电流在 2 A 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等; (8) 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 (9) 硬件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 (10) 用户存储器容量至少在4 KB以上(根据当时的汽车装配过程的要求提出)。 2 从上述 10 项指标可以看出,它实际上就是当今可编程序控制器最基本的功能, 具备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G)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 器,型号为 PDP-14,并在 GM 公司的汽车生产线上适用成功,于是第一台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