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1 1 前言前言 本工程为鲁东大学拟建的学生宿舍楼, 其功能是为该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创造 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提供一个人性化的社会交往场所。 1.1 1.1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建设地点为该校校园内(如下图所示) ,场地南侧为原有教学楼区,东侧为校内图 书馆和实验楼,场地平整。 图 1.1 总平面图 1.21.2 建筑要求建筑要求 1)总建筑面积 4500-5000m 2左右,总房间数量为 120-150 间或套,层数为 5-6 层。 2)建筑物房间组成和面积参考: 1公寓:可以设置部分四床间带卫生间,部分六床间设公共卫生间、淋浴 间和盥洗室; 2会客室:2-3 间,
2、1012 m2/间,集中设在底层; 3活动室: 可以每层设一间或集中设在底层,按 0.8 -1m2/间; 4值班室 1 间约 1520m2 ; 5配电室 1 间约 1520m2 ; 6厕所盥洗室应满足内部使用要求; 7门厅、走廊,楼梯等根据需要设计,门厅可按 0.4-0.6 m2/间。 3)建筑设计要点: 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行为规律合理进行功能分区, 流线组织明确便捷,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 2 - 2管理方便,各单元互不干扰,各个房间采光通风良好,并解决好学生的 晒衣问题; 3适当运用现代建筑造型手段
3、和建筑构图规律,创造新颖,活泼,有现代 感的建筑形象; 4合理进行柱网布置,合理选择基础类型,便于进行后续有关的结构计算。 1.31.3 自自然条件然条件 图 1.2 工程地质图 1)气象条件:场地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基本风压 0.65KN/m 2,基本雪压 0.5 KN/m2, 年最高温度 37,最低温度-10, 土壤冻结深度:-0.5M。 2)地质条件:场地地形平缓,不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场地土层分布、地基土主要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容许承载力值以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参见上面附图。 1.4 1.4 结构类型结构类型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51.5 抗震设防抗震设防 II 类场地土,抗震设防
4、裂度为 7 度。 - 3 - 2 2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适合于多层和高层办公楼、教学楼、住宅等建筑类型。框 架结构的特点是由刚结的梁和柱来传递竖向和侧向荷载,墙体仅起围护作用,具有大空 间,方便灵活布置不同尺度的房间,在结构上构件分工明确,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 性质, 且受力分析简便明了, 被广泛使用, 所以本宿舍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2.12.1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中满足学生日常住宿所需,且根据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每 100 间设置 1 2 间无障碍用房, 考虑到生活方便选在在一楼设置两件无障碍房间, 且房间重新设计, 每间房住两人。其他房间按四人间设计
5、,寝具采用高架床,是比较普遍的方案,且学习 空间独立,易于安排。每间寝室设置单独的盥洗室及卫生间,方便同学生活,另外除此 外每层另设两件公共盥洗间,且靠近每层中间布置,缩短距离,减少活动的干扰。 2.2.2 2 采光设计采光设计 该地区属北半球夏热冬冷地区,南立面夏天光照过强,室内温度太高,另考虑学生 晒衣需要,所有南立面采用通透式的阳台;北立面没有遮阳的问题,冬天需要更多的光 照且保暖,所以朝北采用大开窗户,并设置雨篷和晾晒衣物的衣架。设计采光面积远大 于规范要求。 2.2.3 3 交通交通 各寝室享有独自的空间,走廊拥挤的情况较少出现,但为满足三人并排行走,按规 范取走廊宽1600mm,也
6、满足无障碍通过的需要。 按规范, 设置两道楼梯且距离不超过24m, 满足防火要求。为便于管理,该宿舍只设置一个出口,另在一层西立面再设置安全临时 出口(平时关闭,防火需要) 。楼梯采用常规的双跑楼梯,为方便布置,采用与房间同 宽。 2.2.4 4 基本单元基本单元 寝室基本单元面积的确定主要依赖于寝具,储藏柜,书桌的尺寸,再根据轴网布置 适当调整。进深考虑独立卫生间的尺寸和两幅高架床的长度以及公共活动空间。 - 4 - 2.2.5 5 环保设计环保设计 环保已越来越被人所重视,无疑大学更应该成为设计的试验田和应用场所。在该宿 舍楼设计中,借鉴了日本的太阳能烟囱设计,此设计在日本广泛采用,其采用太阳能可 为宿舍提供热水和日常照明能源,另外由于其特殊的设计太阳能烟囱可以起到良好的通 风作用,由于宿舍楼狭长,人口居住密度大,空气不流通,通风成为保证生活舒适的重 要条件。而太阳能烟囱可以良好的解决该问题: 图 2.1 太阳能烟囱示意图 注:太阳能烟囱是利用屋顶太阳能板加热通风道,使管道自然形成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