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目录 一、引言 1 二、知识联盟产生的背景 4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联盟的内涵 4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5 (二)知识联盟参与者分析. 5 (三)知识联盟的核心竞争力. 5 四、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知识联盟的构建研究 4 (一)模型的建立. 5 (二)知识联盟模型中的主要活动的功能分析. 5 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联盟构建研究 摘 要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整个生命链的竞争,将使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把 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化到知识联盟的构建中,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互利共赢。学习和创 新知识是知识联盟的中心目标,通过和别的联盟企业互相学习,获得所需的直接的知识, 进而创造新的能力和
2、知识。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核心竞争力和知识联盟的关系,在此基础 上建立知识联盟模型,通过“知”和“识”的结合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知识联盟各参与 者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迅速 提升其创新和学习能力成为了必要。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处理多个学科相互交叉、 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问题,然而要求每一家企业都具备多种必要的创新知识是不现实 的。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由于外部市场环 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产品更新周期加快,以及高技术产业普遍存在的网络效应和顾客 习惯,企业在有限的内部要素
3、和资源下仅依靠自身的研发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更高利润,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便开始寻求知识和 技术的合作伙伴。 二、知识联盟产生的背景 面临着知识管理兴起的挑战,知识越来越被企业看作是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竞 争优势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在知识争锋角逐的情况下,合作成为企业优化 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战略选择。与其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不仅可 以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而且知识的共享和交叉将更有可能取得突破性创新,获得持 久的竞争优势。于是,基于一个联盟来学习对方专业知识和创新知识,与境外合作伙 伴和境内合作伙伴组成战略性知识联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策略
4、手段。知识联盟的建 立主要是基于组织资源、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即联盟一方具有另一方不具备的资源、 知识和能力,以实现联盟伙伴共同受益。 知识联盟表示不同的知识型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条知识链,一个企业可以 参与多条知识链,因而不同知识链之间存在交叉,当一个企业和其他的企业建立一种 2 知识创新联合体时,一个知识联盟就形成了。知识链存在于企业内部,也存在于社会 各个群体之中, 因而不同的知识链形成相互交错的知识网知识联盟。 知识联盟的产 生,顺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当今日益剧烈的竞争环境,也把各合作方的 竞争优势发挥到最大效能,实现强强联合。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联盟的内涵 一)核
5、心竞争力的内涵 如果说 20 世纪是竞争的世纪,那么 21 世纪将是竞争力的世纪,这一观点已经得 到理论界和务实界的公认。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步伐,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无疑 成为了今天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和科研课题。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 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某一个或几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而 是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整个生命链的竞争。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在现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企业想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提升自己 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生命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6、,最早有 C.K 普拉海拉德(Prahalad.C.K)和 G.哈默(Hamel.Gary)于 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具有标志性的文章 公司核心能力中提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即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 技能和技术。而把企业界关注的焦点从研究竞争策略转向了增强核心能力是企业战略 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按照普拉海拉德和 G.哈默的观点,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应包括以下 几点: 1、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 和效益; 2、 核心能力将超过单个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上; 3、 核心能力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 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二)知识联盟参与者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面对着日趋激烈的竞争,企业想要有 立足之地,想要打败竞争对手,一味靠降低成本的生产能力已经不合时宜,我国企业 急需增强知识生产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增强知识生产能 力,从一个理想境界来说,最好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