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论文) )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题题 目目: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4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者对信息披露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 研究。其一为自愿性披露的内在动机,Healy 和 Palepu(2001)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在 动机归结为五个方面: (1)控制权竞争动机; (2)资本市场交易动机; (3)股票报酬动 机; (4)
2、诉讼成本动机; (5)管理能力信号动机。其二为自愿性披露的影响因素。大多 数研究集中在公司层面,更多地从公司特征如公司规模、行业特征、经营业绩等角度来 研究。2001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了改进财务报告:增加自愿性信 息披露的研究报告,研究分析了九大行业中自愿性披露的情况,将公司自愿性披露的 内容分成六大类,分别总结了对每个行业很重要的信息。 Stephen Owusu-Ansah(1998)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上市公司积极自愿信息披露对 该公司信息披露十分重要。 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在 1990 年之前,股票市场基本上不存在较为正式的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上海 证券交易所和
3、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上市公司才开始正式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披露内 容甚小。直到 1993 年 4 月,我国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规定上市公 司必须向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证券交易所提供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至此,我国开始 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的时期。 党慕君 (2010)认为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将公 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资料向社会公开或公告的行为。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 基石,是确保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证券市场的根本前提。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必须真 实、准确和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 司信息披
4、露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损害了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也 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甄延娟(2009)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 等主要问题,其中既有监管法规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和惩处力度小等外部原因,也有公司 利益驱动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原因。 这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给证券市场 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要想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必须进一步建立健 全相关法规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体系,加强监 督治理、加大执法力度。 袁梽刚(2008)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散布假信息、隐匿真实信或
5、滥用信息、 操纵市场、欺诈投资者、转嫁风险的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干扰了证券市场的完善和 有序化,广大中小投资者往往成为证券交易的最终牺牲品。 蔡树堂(2008)指出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有 效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石之一。 从内容上看,信息披露包括三个部分,即首次披露(如招股说 明书)、定期报告(如年度报告)和临时公告(如重大事项披露)。从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来 看,信息披露对产权实现与投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披露机制属于治理机制中的决策 机制和监控机制,是企业这个不完备契约的协议各方进行签约的前提条件,也是股票价格 形成、企业价值判断和经济资源配置的信息中
6、介。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非常重 要,且意义重大。 朱晓琪(2006)指出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买卖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 对方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的 利益受到损害。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上市公司不批露或歪曲披露信息的情况 非常严重,使得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下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由此形成 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问题。 余良元(2007)等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主要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我国 证券市场目前几乎尚未达到弱式有效充分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 称问题。更为恶劣的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的事件时有发生,从“琼民源 案”到“银广夏”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还引发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也是近几年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 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充分、不及时等主要问题,其 原因主要有监管法规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和惩处无力度等外部因素以及公司利益驱动和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