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记:本来想手写实习报告的,在写之前列了个提纲感觉这应该是个 万字以上的工程, 而且我也想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知识都重新整 理一遍,于是我只能借助于网络,参阅相关资料,整理出下边这份大 实习报告。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时间里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的热处理,金属的锻 造,金属的铸造这三项重要技能,为此我分别按照这三块内容做以总 结。 一一、金属金属普通普通热处理热处理工艺工艺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 并在此温度中保 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 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
2、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 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 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 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 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 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 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根据加热与冷却的不同,热处理可按下面分类: 1.11.1 制备工艺路线制备工艺路线 淬火自检回火较直去应力退火检查 1
3、.21.2 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 保温、 冷却三个过程, 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 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 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 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 行间接加热。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 ,是保证热 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 但一般都是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 以获得需要的组织。 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
4、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 外温度一致,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采用高能密度加热 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或保温时间很短,而化学 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 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 是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 速度更快。但还因钢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的冷 却速度进行淬硬。 1.2.11.2.1 调质调质 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 500-650之间进行回火。 调质可以使钢的
5、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 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是马氏体于 回火时形成的,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 500600 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 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 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 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45 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 所以应用广泛。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 采用。 1.2.2.1.2.2.淬火淬火 淬火
6、工艺是将钢加热到 AC3 或 AC1 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即浸入淬 冷介质中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可以提高 金属工件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 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 。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 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 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常用的钢在加热 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 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 硬度最高。钢淬火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它的组织全部或大部转变为马氏体,获得高 硬度,然后在适当温度下回火,使工件具有预期的性能。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 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 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 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 4 类。 淬火效果的重要因素,淬火工件硬度要求和检测方法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