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1 章 绪 论 1.1 变速器的概述 变速器是用于改变转速和转矩的机构。 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 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组成, 可制成单独变速机构或与传动机构合装在同一壳体内。 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 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离合器等。 滑移齿轮有多联滑移齿轮和变位滑移齿轮之分。 用三联滑移齿轮变速, 轴向尺寸大; 用变位滑移齿轮变速 ,结构紧凑 ,但传动比变化小。离合器有啮合式和摩擦式之 分。用啮合式离合器时,变速应在停车或转速差很小时进行,用摩擦式离合器可在 运转中任意转速差时进行变速,
2、但承载能力小,且不能保证两轴严格同步。为克服 这一缺点,在啮合式离合器上装以摩擦片,变速时先靠摩擦片把从动轮带到同步转 速后再进行接合。 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可用制动器控制变速。 变速器广泛用于机床、 车辆和其他需要变速的机器上 。 机床主轴常装在变速器内,所以又也叫主轴箱, 其结构紧凑,便于集中操作。在机床上用以改变进给量的变速器称为进给箱。 汽车变速器是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衢州的转矩,适应在起步、加速、 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 的需要。 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 速器。汽车变速器一般由前
3、箱体和后箱体组成。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上世纪 50 年代第一辆国产载货汽车下线以来,我国汽车工业经过了 50 多年 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我 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2006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比 1997 年增加 了 2.03 倍,近十年来年均增长率为 13.4 %。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设计和制造水平是各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 要标志。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世界各个 工业发达国家就会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
4、济的支柱产业。汽车的研制、生 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 2 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汽车也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的保有量随着国民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汽车的数量巨大并以普及到千家万 户,进而促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地变化。 1886 年,世界上诞生的第一辆汽车并未安装变速器,直到 1902 年菜由法国人早 出了第一部装有变速器的汽车。目前,巨大多数汽车仍采用机械式变速器、分动器、 主减速器,构成整车的传动系,其机构简单、操纵方便、造价低廉仍不失为汽车传东 西中常用的主要总成。犹豫汽车上防范采用活塞式内燃机,
5、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 小,儿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此在 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机械式手动汽车变速器因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 低和工作可靠等优点,在不同形式的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式手动变速器在今 后相当唱的时间里,依然会在我国轻中型货车传动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的汽车及各种车辆的零部件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 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计手段落后,发达国家在机械产品设计上早以进入了分 析设计阶段,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将现代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优化
6、 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采用机械 CAD 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分 析、仿真、干涉检查,实现三维设计,大大地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减少了试 验费用,缩短了产品更新周期。而我们的设计手段仍处于以经验设计为主的二维设计 阶段,设计完成后在投产中往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似的产品开发周期很长,性能质 量低等。为改变我国的车辆零部件的生产和设计手段的落后状况,缩短新产品的开发 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开发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及零部件的 CAD 系统, 对已开发的 CAD 系统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随着 CAD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许多国家和部门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 随之开发并形成一些成套硬件和软件系统。 在美国、 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中, 利用 CAD 技术解决众多繁琐的设计和分析计算。形成了以图形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 以工具系统为支撑和以分析计算机为应用应用的集成化系统。 美国的 CAD 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完善的 CAD/CAM 集成系 统。美国汽车工业最早最早应用了 CAD 系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都 已广泛应用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