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直流电动机正、反转调速控制电路毕业设计

    • 资源ID:1404826       资源大小:78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直流电动机正、反转调速控制电路毕业设计

    1、目目 录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1 2. 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1 3. 设计内容 1 3.1 主电路 1 3.2 控制电路 1 3.2.1 触发电路 . 1 3.2.2 给定电压 . 2 3.2.3 电压负反馈 . 3 3.2.4 电流正反馈 . 4 3.2.5 电压微分负反馈 . 4 3.2.6 电流截止负反馈 . 5 3.2.7 电动机 6 3.2.8 晶闸管 9 4.设计总结 10 参考书目 11 1 1.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直流电动机正、反转调速控制电路的课程设计,加深了对直流电动 机的调速控制、电流截止负反馈、电压负反馈、电流正反馈等一些电路作用的李 理解和应用。同

    2、时对以往的专业知识有了全面的巩固和理解,锻炼了查阅资料的 能力和对整体布局和格局的分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2.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本次的课程设计是有关于直流调速方面的, 课程设计的题目: 直流电动机正、 反转调速控制电路。 直流电动机是人类最早发明和应用的一种电机。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 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价格较贵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应用不如交流电机广 泛。但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性能,因此在工业领域中仍 有一席之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电动机调速已有逐步被交流电动机 调速所取代的倾向。 但由于直流电动机以起动转矩大、调速性能好、制动控制

    3、方面有着很大的优 势,因此,在工业等应用领域有着 2 很大的发挥作用。 3.3.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3.13.1 主电路主电路 主轴电动机的容量较小,只有 3KW,因此采用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 UR2供 电,交流侧有阻容(R18、C6)吸收电路进行过电压保护,主轴正、反转用接触器 KM1、KM2控制,停车时间由 KA1的动断触头与电阻 R15对电动机进行能耗制动。 由于直流电动机的电枢旋转时产生反电势, 只有当电压大于反电势时晶闸管 才能导通, 因此通过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产生断续现象。 这样, 晶闸管的导通角小, 电流峰值狠大,晶闸管温度升高,且对电动机换向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 电路中串入平

    4、滑电抗器 L,其目的是延长晶闸管的导通时间,使电流连续;另一 方面降低电压峰值,减小电流脉动程度,使电流波形平衡。为了使电源电压过零 时晶闸管可靠地关断,防止失控,在电路中并联了续流二极管 VD5。 3.2 3.2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3.2.1 触发电路 2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如图 3.2.1 所示,采用带放大环节的单结晶体管触发电 路。VT1起放大控制信号的作用,VT2代替电位器 RP 起电位器的作用。电路用改 变 VT1输入电压(即控制电压 UC)的大小来改变控制角,当控制电压 UC增大时, VT1的集电极电位降低,VT1的基极电流增大,集电极电流随之增大,等效电阻减 小,C1充电加快,晶闸

    5、管控制角减小,导通角增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提高。 反之,当控制电压 UC减小时,整流电压也减小。改变控制电压的大小就可以改 变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 为了避免启动时过高的控制电压损坏晶闸管,在 VT1的基极回路中并接了二 极管 VD2、VD3和 VD4。当 UC较小时,二极管截止;当 UC过大时,二极管中流过较 大的电流,保护 VT1。VD3与 VD4串联,作正向电压限幅,VD2作反向电压限幅。 电阻 R3及稳压管 VZ1组成削波电路,使触发电路电源电压为前沿较陡的梯形 波,可得到较大的移相范围。 VD1将 C4上的平滑电压与单节晶体管梯形电压隔离。 VZ1 R11R6R4 R10 R3 R5

    6、 C3 C4 VD1 VD4 VD2 VD3 C1 VT3 VT2 UR1 Ub VT1 图 3.2.1 触发电路 3.2.2 给定电压 给定电压与电压负反馈、电流正反馈电路如图 3.2.2 所示。 给定电压 UG由单相交流电经过桥式整流后经 VZ2稳压,从电位器 RP1和 RP4 上取出,控制电压 UC由给定电压 UG、负反馈电压 Ufu和电流正反馈 Ufi等组成。正 反转时,给定电压是由 RP1和 RP4上取出的一部分 UG,它是输入到 VT1基极控制电 压的一部分。调节 UG直接影响到电动机转速的高低。当 UG增大时,控制电压 UC 也随之增大,触发脉冲相位前移,晶闸管的导通角增大,整流电压上升,电动机 3 的转速升高。反之,当 UG减小时,电动机的转速随之降低。 R13 R10 R16 R1 R11 R12 - + RP3 RP1 VT1 U fv U fv M + - U C RP4 VZ2 U G UR1 图 3.2.2 给定电压与电压反馈、电流正反馈电路 3.2.3 电压负反馈 在与电枢绕组并联的 R15、RP3上取出负反馈电压 Ufu,该电压与电枢电压成正 比,可


    注意事项

    本文(直流电动机正、反转调速控制电路毕业设计)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