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1 绪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燃料煤是近现代的主要燃 料,取暖、照明、工业无处不用。而煤燃烧所生成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 了很大的污染。这个问题有待解决。随着人类对煤的研究,发现了原煤和生物量的混合 物,燃烧几乎不含污染性气体物。这个发现,不仅是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 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煤的污染问题。 生物煤的生产流程:原煤和生物量分别干燥、粉碎,然后混合造粒。本设计就是为 生物煤的生产提供原煤的干燥设备。 沈阳某厂家生产生物煤, 要求把含水量 15%的精煤加尾煤的混合煤干燥成含水量小 于或等于 3%;处理量是 3t/h。重点要
2、求处理后的煤含水量一定不能大于 3%对于煤的干 燥,在我国也有不少应用,5060 年代所用的转筒式、管式、洒落(竖井)式干燥机。 7080 年代我进引进了沸腾床式,螺旋式以及不久前研制的 NXG(内部新结构)型转 筒式干燥器,取代了一些老设备,效果良好。 针对本设计的实际应用性, 考虑到燃料煤的市场价格较低, 生物煤的成本就不能高, 否则将会大大影响市场销售。生物煤之所以没有能够得到普及推广,一个不可忽视的重 要问题就是生产成本高导致价格市场价格高。所以本设计在完成干燥任务的基础上,着 重考虑经济性,降低生产成本,为生物煤的推广打下基础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1.1 干燥技术的概括 干燥的目的是
3、除去某些原料、半成品中的水分和溶剂,干燥方法有三类:机械除湿 法、加热干燥法、化学除湿法。机械除湿法,是用压榨机对湿物料加压,将其中一部分 水分挤出。物料中除去的水分量主要决定于施加压力的大小。物料经机械除湿后仍保留 很高的水分,一般为 40%60%左右粒状物料或不许受压的物料可用离心机脱水,经离 心机除去水分后,残留在物料中的水分为 5%10%左右。其他,还有各种类型的过滤 机,也是机械除湿法常用的设备。机械除湿法只能除去物料中部分水分,结合水分仍残 留在物料中。因此,物料经机械除湿后含水量仍然很高,一般不能达到化学工艺上所要 求的较低的含水量。加热干燥法,实际化学工业中常用的干燥方法,它借
4、助热能加热物 料、气化物料中的水分。除去 1kg的水分,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例如用空气来干燥物 料时。空气预先被加热,送入干燥器。物料经过加热干燥,能够除去物料中的水分,形 第 2 页 成水蒸气,并随空气带出干燥器。物料经过加热干燥,能够除去物料中的结合水分,达 到化学工艺上所要求的含水量。化学除湿法,是利用吸湿剂除去气体、液体和固体物料 中少量的水分。由于吸湿剂的除湿能力有限,仅用于除去物料中的微量水分,生产中应 用极少。 工业中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上先用机械除湿法,除去物料中大量的非结合水分, 在用加热干燥法除去残留的部分(包括非结合水分和结合水分) 。 1.2 干燥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1、
5、干燥设备研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干燥设备应用极广,需求量大。 2、干燥设备的大型化、系列化和自动化; 从干燥技术经济的观点来看,大型化的装置,具有原材料消耗低、能量消耗少、 自动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设备系列化,可对不同生产规模的的工厂及时提供 成套设备和部件,具有投产快维修容易的特点。 3、改进干燥设备,强化干燥过程: a 改造设备内物料的流动状况(或干燥介质的流动力学状况) ,强化和改造干燥过 程。 b 增添附属装置,改善干燥器的操作扩大干燥设备的使用范围。 4、采用新的干燥方法及组合干燥方法; 5、降低干燥过程中能量的消耗: a 对现有的干燥设备,加强管理。 b 改善设备的保温。
6、c 防止残产品的过度干燥 d 减少被干燥物料的初水分含量。 c 回收被废气带走的热量。 f提高干燥器的进口空气温度。 g采用过热蒸汽干燥。 6、闭路开发循环干燥流程的开发和应用: 7、消除干燥所造成的公害问题; 第 3 页 8、粉尘回收、减少风机产生的噪音。 1.3 干燥器的分类及选型 1.3.1 干燥器的分类 干燥器有很多种分类方式: (1) 按照干燥器的操作压力可分为长压式和真空式; (2) 按照干燥器的的操作方式可分间歇操作式和连续操作式; (3) 按照被干燥物料的状态可分为块状物料、带状物料、粒状物料、膏状物 料、溶液或浆状物料干燥器等; (4) 按照干燥器供给物料热量的方法可分为传导加热干燥器、对流加热干燥 器、辐射加热干燥器、高频加热干燥器等。 (5) 按照干燥器使用干燥介质可分为空气、烟道气、过热水蒸气、惰性气体 为干燥介质的干燥器等; (6) 按照干燥器的构造可分为喷雾干燥器、硫化床干燥器、气流干燥器回转 圆筒干燥器、滚筒干燥器、各种箱式干燥器等; (7) 最近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把干燥器分为两大类、五小类,两大类是绝 热干燥过程和非绝热干燥过程。绝热干燥过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