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第 1章章 绪论绪论 . 1 1.1 本课题的来源、基本前提条件和技术要求 1 1.2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设计总体思路 1 1.3 预期的成果 2 1.4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现状的介绍 2 1.5 设计内容 3 第第 2章章 总体方案确定总体方案确定 4 2.1 驱动桥方案确定 4 2.2 转向系方案确定 7 2.2.1 概述. 7 2.2.2 转向器结构形式及选择 7 2.2.3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9 2.3 本章小结 10 第第 3章章 驱动桥的设计计算驱动桥的设计计算 11 3.1 主减速器的设计 11 3.1
2、.1 主减速器的结构型式. 11 3.1.2 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装方法. 13 3.1.3 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装方法. 14 3.1.4 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14 3.2 差速器的设计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3.2.1 差速器的结构型式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3.2.2 差速器的基本参数的选择及计算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3.3 半轴的设计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3.3.1 半轴的结构型式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3.3.2 半轴的设计与计算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3.3.3 半浮式
3、半轴的结构设计. 15 3.4 车桥壳结构选择 15 3.4.1 驱动桥壳结构方案分析 16 3.5 悬架结构分析 16 3.6 本章小结 17 第第 4章章 转向桥的设计计算转向桥的设计计算 18 4.1 转向桥主要零件工作应力的计算 18 4.2 在最大侧向力(侧滑)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 20 4.3 转向节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 21 4.4 主销与转向节衬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 22 4.5 转向节推力轴承的计算 25 4.6 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 25 4.7 转向传动机构强度计算 28 4.8 悬架的结构分析 29 4.9 本章小结 31 结论结论 32 参考文献参
4、考文献. 33 致谢致谢 34 附录附录 35 I 摘 要 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联,两侧安装着车轮,用以在车架 (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传递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的转向,这就需要有一套 能够按照司机意志使汽车转向的机构, 它将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动作转变为车轮的 偏转动作。 汽车转向系是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中,保证 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保证汽车在行驶中能按驾驶员的操纵要求,适 时地改变行驶方向,并能在受到路面干扰偏离行驶方向时,与行驶系配合,共同 保持汽车稳定地直线行驶。转向系和前桥对汽车行驶的操
5、纵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绝大多数的发动机在上的纵向安置的,为使其转矩能传给左、右驱动车轮, 必须由驱动桥的主减速器来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 同时还得由驱动桥的差速器来 解决左、右驱动车轮间的转矩分配问题和差速要求。 通过对汽车前桥转向系和后桥驱动机构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前桥转 向系和后桥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设计 与专业关系紧密,可综合利用所学的专业课有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机械设计、 工程材料和 CAD 绘图等知识。 关键词: 转向系;驱动车轮;前桥;行使方向;改变转矩 II ABSTRACT Front axle through susp
6、ension and frame (or integral body) on the installation associated with drive wheels, the frame (or to) and wheels and space body sends between vertical force, lead the longitudinal forces and transverse force. Automobile driving process, often need to change directions, the so-called steering, which requires a able to follow the driver will makes steering institutions, it will be the driver turned the steering wheel action into wheel deflection of action. 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 is to 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