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专 业: 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2010 年 12 月 01 日 2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发展高技术产业,发挥“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高 技术创业投资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 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
2、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 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诸如联想、方正、四通等一大批高技术企业,为我国经济发 展、技术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我国高科技产也化水平还很低,其发展的瓶颈是资金, 即缺乏金融资本的支持。因此,很多有识之士呼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把创业投资作为发 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突破口。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因此我国在创业 投资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目前仍处 于初始的阶段,创业投资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大、更强。因此,结
3、合市场经济体制建 设的进程,加强对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创业投 资的风险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水平, 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高技术产业。这些对加强高技术产业化进程, 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技术跨越式发展,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深入研 究创业投资的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对完善丰富和发展投资风险理论将具有积极意义,因 此,本项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研究目的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应用于
4、高技术创 业投资这个特殊的领域。由于创业投资兴起不到半世纪,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加上其独特 的运作方式,在微观层次上对创业投资公司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评估、控制的研究 尚不多见,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创业投资的经济功能、创业投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风险资本运作的环节、创业投资项目评估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3 1)关于创业投资方面国外的研究 较早是chan(1983),他首次对创业投资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 分析,chan在一个不完美的信息框架下建立了一个最优化模型,其中创业投资机构在市场 上起到了信息中介作用,为寻找更高投资回报的资金提供投资项目。模型的
5、不足是没有考 虑已经被许多成功创业投资活动证明是创业投资机构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即通过战略策 划、招募管理人员、提供供应商客户关系,支持后续融资等活动等增殖服务。作为修正 和补充,chan、jiegel和thaker(1987)针对创业投资活动的“增殖”现象建立了模型, 并为创业投资契约所独有的特点创业投资机构在承担风险的同时取得大量的控制权, 给出了一个理论基础。他们建立了一个两阶段模型,这个模型刻划了随时准备取代企业管 理者的创业投资机构的积极监督作用,这是创业投资机构发挥增值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到90年代以后,创业投资学者运用信息经济学,尤其是委托一代理理论对创业投资领域中 信息不对称
6、现象进行研究, 最有代表性的是WilliamASahlman于1990年发表的论文“创 业投资公司的组织与管理”,其分析主要集中在分析投资者与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 构与风险企业的关系上。论文对创业投资中各种不同的创业投资机构的不同组织形式和运 作程序进行研究,对解决创业投资运作特有风险问题的合约结构、代理问题及税收成本问 题坐了开创性的研究。继Sahlam后,Maller、Amic、Fief等人对创业投资公司管理中存在的 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在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方面,研究最早的是Wells(1974),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了 创业投资管理模式。由于风险企业千差万别,虽然建立的模型十分具体,但却在小样本范 围内分别对每个企业建立一个独特的模型为代价。Tybjee和Bruno(1984)通过对41位创业 投资家提供的90起投资案例研究,为创业投资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模式,他们将创业投资活 动分为五个连续的前后相关的过程。即项目起源筛选和审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