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组合体系桥梁文献综述

    • 资源ID:1404510       资源大小:139.8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组合体系桥梁文献综述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摘要】【摘要】 本文系统收集了组合体系桥梁对应结构形式的多方论述, 首先梳理国内发展组合体系桥 梁的实际需要,对该桥型所采用的多项技术成果作出评述, 一、一、组合体系拱桥的演进历程组合体系拱桥的演进历程 桥梁作为交通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重要构造物, 是区域资源流通和人员流通的重要中 继点。桥梁结构与其他土建结构有类似的基本受力单元,分别为梁单元、拱单元、缆索单元 和部分桁架单元,桥梁整体结构形式大多以各单元的优势为考量,发展出梁式桥、拱式桥、 缆索受力体系等基本桥型, 直到生产能力和施工技术大幅进步, 以及新型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组合体系桥型才日渐得到桥梁工作者的亲睐,

    2、并在跨度要求较高、 桥梁景观价值受到重视的 方案中得到多样适用。 现在常见的组合体系拱桥在百年前就在设计者的大胆尝试中诞生了雏形。 其后, 奥地利 人蓝格尔于 1858 年获得刚性系杆柔性拱专利。19 世纪末,在德国易北河上建造诶多 10 跨 透镜式弦杆铁路桥成为洛泽拱的发展起点。 尼尔森为提高结构刚度提出将之前采用的竖向吊 杆替换为斜向吊杆的设想,最终于 1929 年获得专利权。 我国建设组合体系拱桥可追溯到 1922 年,天津杨村三孔跨径 20m 的双龙桥正是下承式 钢混梁拱组合桥。解放后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建设和八、九十年代设计理论和计算手段的 进步分别为组合体系拱桥的发展奠定了经验基础

    3、和理论框架。21 世纪以来,公铁交通的迅 猛发展与其相对应交通需要的大幅波动推动了桥梁设计在优化结构受力、 创新结构外形方面 的工作,使得组合体系桥梁更多地得到研究与应用。 二、二、连续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的应用范围和梁拱组合体系桥的应用范围和受力特点受力特点 2.12.1 基于国内发展现状对组合体系桥的基于国内发展现状对组合体系桥的简要分类简要分类 梁拱组合是应用最早的组合体系桥形式,根据梁单元受力还可分为简支梁拱组合体系、 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悬臂梁拱组合体系、桁式梁拱组合体系。其中以连续梁拱组合体系为代 表, 既克服了采用简支梁仅能适用于下承式的限制, 也通过拱与梁轴力的相互作用达到共同 受

    4、力的目的,现有拉萨河特大桥(2005 年完工)采用五跨三拱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成功 满足青藏铁路工程的严苛条件。 其后的两类则是在遵循梁拱联合作用的原则下, 考虑到全桥 受力均匀而进行的修正。 此外,刚拱构、斜拉拱、悬索拱也属于组合体系,桥型的跨类别组合显得更为突出,刚 构桥、斜拉桥和悬索桥在形成各自基本体系时,可以作为安装拱肋的支架,便于结合施工现 实,在需要弥补原主梁刚度上,拱单元的加入提升了桥整体的技术经济指标。这类深度组合 不乏尝试:广州新光大桥在原 V 形刚构基础上加入拱单元使梁体大幅减薄,结构轻巧;湘潭 湘江四桥为斜拉飞燕拱, 在主拱两侧设有索塔支承拱肋; 无锡五里湖大桥主桥采用斜

    5、塔悬索 组合结构,造型新颖大胆,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2.2 2.2 连续梁拱组合体系的性能连续梁拱组合体系的性能 李国平在其连续梁拱组合桥的性能和特点一文中指出:我国采用拱桥作为跨越结构 已久,然而由于传统施工方法的不便,面对 60m200m 的跨径更多采用预应力连续梁桥。拱 桥在软弱地基上存在显著的拱脚变位的病害, 因而在解放后杭嘉湖平原建设现代桥梁拱桥缺 乏竞争力。 而上世纪末我国悬臂浇筑、 转体施工的发展使得拱梁组合体系有效克服之前的施 工问题而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钢管混凝土和劲性骨架改善了混凝土受力性能, 防止拱肋失稳。 连续梁拱可在成桥后才出现多余约束, 一期荷载基本不引起水平推

    6、力, 外部受力适宜软 弱地基,内部受力表现为梁受拉、拱受压,或拱轴向力分力可抵抗剪力,即梁拱自平衡。取 中承式桥型举例:结构整体受弯,弯矩较大的跨中和中支点处拱和梁相对距离增大,作为剪 力控制点的中支点, 拱轴线与水平线呈最大倾角, 而边跨采用较小跨径即无碍墩两侧不平衡 弯矩,边跨弯矩主要为负弯矩适宜预应力布置。综上所见,连续梁拱体系是组合体系修正原 简单体系各自缺点的典型案例,并适合使用高强材料,有利于技术进步。 2.32.3 连续梁拱体系施工过程与受力特点连续梁拱体系施工过程与受力特点 转体施工: 上承式连续梁拱组合桥适宜采用。 结构首先作为两个单体在支架上现浇和部 分张拉预应力,而后平衡悬臂转体,调整合拢标高,跨中临时固结实施现浇,完全张拉纵向 预应力形成连续结构。 少支架施工: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桥适合采用。首先纵梁分段预制,在少支架上现浇纵 梁接头和端横梁,通过张拉预应力形成纵向连续梁肋,再架设中横梁和钢管拱肋,灌注钢管 混凝土,逐一调整吊杆力,最终拆除支架。 全现浇施工:适合各种形式,应主要考虑施工时


    注意事项

    本文(组合体系桥梁文献综述)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