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 目: 墙下条形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基础设计 院 系: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06 月 24 日 墙下条形独立基础设计 1 / 11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理学院 院 力学 系 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 设 计 技 术 参 数 1.荷载计算 (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 2.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5.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设 计 要 求 每人根据所在组别,完成指定柱基础设计。要求分析过程详细
2、,计算步骤完 整,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应具有条理性,图纸整洁清晰。 工 作 量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 20 页以上,绘制基础平面图。 工 作 计 划 第一天 荷载计算、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第二天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第三天 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第四天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第五天 撰写课程设计书 参 考 资 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孙维东主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3、出版社,2002 4.沈克仁主编. 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22012 年年 0606 月月 1818 日日 墙下条形独立基础设计 2 / 11 目录目录 1设计资料. 3 1.1 工程地质条件 3 1.2 上部结构资料 3 1.3 上部结构作用 3 2. 荷载计算. 3 2.1 选定计算单元 3 2.2 荷载计算 4 3. 确定基础宽度. 4 3.1 基础的埋置深度 d 4 3.3 基础的宽度 5 4. 基础高度与台阶. 5 4.1 内横墙与内纵墙 5 4.2 外纵墙和山墙 6 5.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6 5.1 基底外附加力 6
4、5.2 软弱下卧层处附加应力 6 5.3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 7 5.4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7 5.5 强度验算 7 墙下条形独立基础设计 3 / 11 1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1.1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 工程地质条件如图 1.1 所示, 该地区地形平坦, 标准冻深为 1.2m,地下水位在天然地表下 8.5m,水质良好,无侵蚀性。 杂填土 3 KN/m16= 粉质粘土 3 KN/m18= 3.0 b a MP10= s E 6.1 d 2 KN/m170 ak f 淤泥质土a 2MP= s E 2 KN/m88 ak f 1.2 上
5、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资料 教学楼建筑平面如下页图 1.2 所示,梁 L-1 截面尺寸为 200mm500mm,伸 入墙内 240 mm,梁间距为 3.3 m,外墙及山墙的厚度为 370 mm,双面粉刷。 基础采用 M5 水泥砂浆砌毛石, ;室外设计地面-0.6m,室内设计地面标高同 天然地面标高。 1.3 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 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 F2K=168.61kN/m,内横墙F3K=162.68kN/m,内纵墙F4K=1533.15kN。 2.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2.1 选定计算单元选定计算单元 取房屋中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计算单
6、元,如图 2-1 所示 图 1.1 工程地质剖面图 墙下条形独立基础设计 4 / 11 外纵墙:取两窗中间的墙体; 内纵墙:取周线之间两门中心间的墙体; 山 墙:取 1m 宽墙体; 横 墙:取 1m 宽墙体; 2.2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外纵墙:去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 3.3m 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 KN/m 169.26 3.3 558.57 3.3 1k 1k F F 山 墙:取 1m 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 KN/m 168.61 1 Fk2 2k F 内横墙:取 1m 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 KN/m 162.68 1 F F 3k 3k 内纵墙:去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 8.26m 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 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