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第 1 章 零件图分析 . 1 1.1 零件的功用 1 1.2 零件工艺分析 1 第 2 章 确定毛坯 2 2.1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2 2.2 确定总余量 2 第 3 章 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 3 3.1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3 3.2 选择定位基准 3 3.3 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3 3.4 方案比较 6 3.5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7 1) 工序 30 切削用量的确定 . 7 2) 工序 40 切削用量的确定 . 8 3) 工序 50 切削用量的确定 . 8 4) 工序 60 切削用量的确定 . 9 5) 工序 70 切削用量的确定 10 6) 工序 80 切削用量 11 7) 工
2、序 90 的切削用量 11 8) 工序 100 的切削用量 . 12 9) 工序 110 的切削用量 . 12 10) 工序 130 的切削用量 13 11) 工序 140 的切削用量 13 12) 工序 150 的切削用量 14 13) 工序 160 的切削用量 14 14) 工序 180 的切削用量 15 第 4 章 夹具设计 . 16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16 4.2 定位误差分析 . 16 4.3 夹紧力的计算 . 17 第 5 章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 19 1 第1章 零件图分析 1.1 零件的功用 主动齿轮用于输出转速和转矩,用于传递动力。因此需要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3、,以适 应其工作环境的变化。 1.2 零件工艺分析 该主动齿轮包括圆柱、齿轮、键槽等表面。主动齿轮是组成减速器的重要零件之一, 它本身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足够精确的尺寸和较高的表面粗糙度, 与轴承配合处的 轴颈表面还有高的硬度,因而材料应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碳素钢价格低廉、锻造工 艺性能好、对载荷较大,较为重要的场合,以 45 号钢最为常用。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有15k6、 18f7 的外圆柱面,48f7 齿轮,1 个键槽。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高,大部分是 IT7IT8 级; 48的齿轮端面为Ra1.6um,两段支撑轴的精度要求为 Ra1.6
4、um,齿面精度为 Ra0.8um,, 精度要求很高。其余为 Ra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较严格,表现在退刀槽两端面的同 轴度要求为 0.01mm。 热处理方面需要齿部淬火到 40-45HBS,保持均匀。 2 第2章 确定毛坯 2.1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 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型材 2、锻造 3、铸造 4、焊接 5、其他毛坯。 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锻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 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而锻件具有较高强度和 硬度。本零件生产
5、批量为大批量,所以综上所叙选择锻件中的模锻。零件材料为 45 钢。 2.2 确定总余量 根据工件基本尺寸的外径为18f7mm,由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第四章, 表 4-5 查得,当外径表面粗糙度为 0.6m时,长度在 60 到 200 之间时,需选取尺寸为 22。根据工件基本尺寸的外径为48f7mm,对应端面加工粗糙度为 25 时,考虑实际加工 时,因锻造表面较硬而加工余量少可能难加工,单面加工余量为 2mm,两面和为 4mm。 综上得出毛坯基本尺寸:单面加工余量为 2mm,长为 147mm。 3 第3章 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3.1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718 f 外圆表面其粗糙度为 1.6m,
6、查课程设计指导书 9 p 表三,应采取:粗车 半精车精车。 748 f 粗糙度为 1.6m,查课程设计指导书 9 p 表三,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 615 k 粗糙度为 6.3m,查课程设计指导书 9 p 表三,采用粗车半精车。 各退刀槽及倒角查课程设计指导书 9 p 表三,只需粗车。 键槽查课程设计指导书 10 p 表五,采用粗车半精车。 齿轮两端面查课程设计指导书 10 p 表五,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 零件两端面课程设计指导书 10 p 表五,采用粗铣。 齿轮采用剃齿。 3.2 选择定位基准 粗基准 52 为重要加工表面,故选择 52 外圆作为粗基准。 精基准 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 此零件的设计基准是18f7mm 和48f7mm 的 轴线,根据基准重合选择,应选择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以18f7mm和48f7mm 的轴 线为精基准,由于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都是中心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且能保证工件定 位准确,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所以精基准选择中心孔。 3.3 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