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石桥子石桥子 1:500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地形测量技术设计 1 1、任务概述、任务概述 1.1.1 1 任务情况任务情况 本次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内容是位于本溪石桥子经济技术开发 区,为了辽宁科技学院的发展,需要在本溪石桥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辽 宁科技学院附近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需要在上平台子村、和石桥子 镇测区范围内建立 D 级 GPS 控制网 。 我组负责石桥子村约 20km 2 的测 区。 1 1. .2 2 测区概况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石桥子村, 是国家重点 建设项目“中国药谷”所在地,正在建设地区较多,较原来资料变化 较大。 测区面积约为 25 平方公里,以
2、丘陵山地为主,最高海拔 453.6 米,最低海拔 114.1 米。石桥子测区内有几条小河但不影响水准测 量,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积温较高,雨量充 沛,无霜期 200 天左右,最低气温-25,常年平均降水量 400 毫米, 最大冻土深度 150cm,最大降雪厚度 50cm。 1.1.3 3 测区范围测区范围 测区地理坐标为东径 1234115-1234512345 00,北纬 25002730。 2 测区位置及面积 X:4587.85km4591.79km;Y: 41557.5641562.56km。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 22.0km 2 。 1.41.4 测量
3、技术设计依据测量技术设计依据 (1)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5)CJJ 8-85城市测量规范 (6)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1.51.5 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 测区有 1974 年 10 月 1:10000 石桥子地形图 1 幅,该资料采用 1954 北京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参数。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统, 等高距为 5 米。该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123。图中
4、包括地形、 地物点。由于该图测绘时间久,同时图中无控制点、导线点,因此该 图仅供参考。 3 图中有三个已知 GPS 点,分别是石桥子西沟,西山城子,四家子 石桥子西沟:X=415604800,Y=4590070 西山城子: X=415590820,Y=4588380 四家子: X=415580320,Y=4591330 2 2、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2.1 2.1 GPSGPS 控制网设计方案控制网设计方案 4 2.1.1 2.1.1 技术要求与布网原则技术要求与布网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 技术规程和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具体情况,确定该测区可建立 D 级
5、 根据规程规范,D 级 GPS 网的精度要求如表 1: 表表 1 1 项目 技术要求 平均边长(km) 510 固定误差 a(mm) 10 比例误差 b(mm) 10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45000 GPS 网,GPS 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如表 4: 在实际布网设计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GPS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 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5 GPS 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 布均匀。 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 于 3 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 GP
6、S 网 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GPS 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 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 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为了便于 GPS 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 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 GPS 网点附近布设一 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 方向点与观测站距离一般应大于 300 米。 GPS 网必须由非同步独立观测边构成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和线 路。各级 GPS 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和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的规定如表 2: 表表 2 2 级别 A B C D E 闭合环附和线路的边数 5 6 6 8 10 2.1.2 2.1.2 GPSGPS 网型网型方案设计网型网型方案设计 6 GPS 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 接、三角锁连接、导线网连接、星形连接等几种基本方式。本次主要 采用边连接式,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