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工专业外文翻译

    • 资源ID:1404180       资源大小:33.8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化工专业外文翻译

    1、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1 外文翻译的基本内容外文翻译的基本内容 丁二烯的生产方法就世界范围而言先后经历了乙醇脱氢法、 丁烯催化脱氢法、 丁烷催化脱氢法、丁烯氧化脱氢法和乙烯副产 C 馏分分离法。 1乙醇催化脱氢法乙醇催化脱氢法 乙醇催化脱氢生产丁二烯的方法 1928 年首先在原苏联工业化,该方法以氧 化镁和氧化硅为催化剂反应产物除生成丁二烯外还生成乙醛、乙醚、高级醇等 多种副产品。每生产 1 吨丁二烯约需消耗 3 吨乙醇,该方法的经济性差,目前已 被淘汰。 2丁烯催化脱氢法丁烯催化脱氢法 丁烯催化脱氢生产丁二烯首先由美国新泽西美孚石油开发公司开发。1943 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投产

    2、随后 Shell 和 Dow 公司也开发成功新的催化剂,从而 也产生了 Shel 工艺和 Dow 工艺,该方法的工业化使得丁二烯的生产由酒精为原 料转为以石油为原料。丁烯催化脱氢过程中,原料丁烯需混合大量水蒸汽以降低 烃分压,来提高丁烯的转化率及生成丁二烯的选择性。该方法以 Dow 工艺的丁 烯转化率和丁二烯的选择性为最高,分别达到 3545和 90 -94 。 3丁烷催化脱氢法丁烷催化脱氢法 丁烷的来源要比丁烯丰富,价格也便宜,除可来自乙烯副产 C 馏分外,还 可来自天然气及油田气。 丁烷催化脱氢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两种工艺: Houdry 一步法生产工艺由美国 Houdry 公司开发,1959

    3、 年工业化,该工艺 的催化剂经改进后,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得到广泛应用。Houdry 工艺丁烷一步脱 氢采用由 1820氧化铬浸渍的氧化铝作催化剂,过程无需用水蒸气稀释原料, 反应沉积在催化剂表面的结炭在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再用空气烧去,总收率为 62-63。Philips 两步法生产工艺由美国 Philips 公司开发,1953 年工业化, 该方法丁烷转化率为 30,总收率为 50“60。此外,原苏联也于 1960-1963 年开发了类似 Philips 的两步法工艺。由于两步法流程较长操作复杂,故其应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2 用远没有一步法广泛。 4丁烯氧化脱氢法丁烯氧化脱氢法 氢

    4、由于受反应平衡影响单程转化率不高,为了使平衡向着有利于生产丁 二烯的方向,可用氧脱去反应生成的氢,这样便可以大幅度提高丁烯的转化率 及生成丁二烯的选择性。这一工艺由美国 PetroTex 公司在 1965 年首先工业 化随后许多催化脱氢工厂将其改为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 烯单程转化率达 70选择性为 80-92。我国在 60 年代开发成功丁烯氧 化脱氢生产丁二烯技术,成为当时我国丁二烯生产的主要方法。 5由乙烯装置副产由乙烯装置副产 C 馏分中分离丁二烯馏分中分离丁二烯 石油烃蒸汽裂解是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的重要方法,在分离乙烯和 丙烯的同时分离出裂解 C 馏分,其中含有大量

    5、的丁二烯,是目前生产丁二 烯的主要原料,而由 C 馏分分离丁二烯则是目前生产丁二烯的主要方法当 前世界绝大多数丁二烯产品是用这一方法生产的。由于 C 馏分中各组分的沸 点比较接近,需采用萃取精馏方可将丁二烯分离出来。由于使用溶剂的不同而 有以下不同方法:糠醛法、乙腈法、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基乙酰胺法、N 一 甲基吡咯烷酮法等。在工业上得到广泛使用的是乙腈法、二甲基甲酰胺法和 N 一甲基吡咯烷酮法。 51 乙腈法 该法最早由美国 Shell公司开发成功, 并于 1956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它 以含水 10的乙腈(AC 为溶剂,由萃取、闪蒸、压缩、高压解吸、低压解吸 和溶剂回收等工艺单元组成。19

    6、77 年 Shel 公司在改造中增加了冷凝器和水洗 塔,并将闪蒸和低压解吸的气相合并压缩其中约 8经冷凝送往水洗塔洗去 溶剂,塔顶气相返回原料蒸馏塔,这样就除去了 C 烃中的 C 烃。其余气体一 部分送往高压解吸塔另一部分作为再沸气体送往萃取蒸馏塔塔底以提供热 能从而省去了一台再沸器,降低了蒸汽用量。水洗塔底溶剂的约 1送往溶 剂回收精制系统,以保证循环溶剂的质量。对炔烃含量较高的原料需要进行加 氢处理,或采用精密精馏、两段萃取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丁二烯。目前,该方 法以意大利 SIR 工艺和日本 JSR 工艺为代表。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3 意大利 SIR 工艺以含水 5的 ACN 为溶剂,采用 5 塔流程(氨洗塔、第一 萃取精馏塔、第二萃取精馏塔、脱轻塔和脱重塔)。在第一萃取精馏塔前加一 氨水洗涤塔,用以除去原料中 004“008(质量百分数)的醛酮。炔烃由 第二萃取蒸馏塔第 75 块塔板侧线采出,送往接触冷凝器。脱重塔塔底和接触 冷凝器底部物料合并,其热能回收后用于


    注意事项

    本文(化工专业外文翻译)为本站会员(课***)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