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串联校正控制器设计 姓名: 学号: 2013 年 12 月 2 日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 号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题 目 串联校正控制器设计 设计时间 2013 年 11 月 25 日 至 2013 年 12 月 2 日 共 1 周 设计要求 设计任务: (按照所选题目内容填写)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4 ) K Gs sss ,用根轨迹法设计串 联校正控制器,并采用模拟法设计数字控制器,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系统阻 尼比为 0.5,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2rad/s。 方案设计: 1. 完成控制系统的
2、分析、设计; 2. 选择元器件,完成电路设计,控制器采用 MCS-51 系列单片机(传感器、 功率接口以及人机接口等可以暂不涉及),使用 Protel 绘制原理图; 3. 编程实现单片机上的控制算法。 报告内容: 1. 控制系统仿真和设计步骤,应包含性能曲线、采样周期的选择、数字 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 2. 元器件选型,电路设计,以及绘制的 Protel 原理图; 3. 软件流程图,以及含有详细注释的源程序; 4. 设计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5. 列出所查阅的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3 年 11 月 25 日 1、 模拟控制器的设计模拟控制器的设计
3、 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4) K s ss ,单位负反馈。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阻尼比为 0.5,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2rad/s。因此期望 主导极点为 2 113 dnn sjj 用 Matlab 绘制其根轨迹如下图所示: -15-10-50510 -15 -10 -5 0 5 10 15 R oot Locus R eal Axi s (seconds- 1) I m agi nary Axi s (seconds - 1) 图 1 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 由上图可知,期望闭环极点位于根轨迹左侧,可以采用相位超前校正,使根 轨迹左移。 由图可见,开环几点之一,1s 正好位于期望闭环极点
4、 d s垂线下的负实轴 上,如果令校正装置的零点设在紧靠1s 这个开环极点的左侧,另1.2 c z , 这样做往往能增大 d s成为闭环主导极点的可能性。运用 Matlab 编程求出对应于 零点1.2 c z 的极点为5 c p ,因此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 ) (1)(2)(5) Ks G s s sss 其根轨迹如图 2 所 4 R oot Locus R eal Axi s (seconds- 1) I m agi nary Axi s (seconds- 1) -25-20-15-10-50510 -15 -10 -5 0 5 10 15 Syst em : G
5、G ai n: 29. 5 Pol e: -1 + 1. 71i D am pi ng: 0. 507 O vershoot (% ): 15. 8 Frequency (rad/ s): 1. 98 图 2 校正后系统根轨迹 根据幅值条件,可以求出系统工作于点 d s的K值为 30。 原系统及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如图 3 所示: 02468101214161820 0 0. 2 0. 4 0. 6 0. 8 1 1. 2 1. 4 St ep R esponse Ti m e (seconds) Am pl i t ude 图 3 原系统阶跃响应 02468101214161820 0 0.
6、 2 0. 4 0. 6 0. 8 1 1. 2 1. 4 St ep R esponse Ti m e (seconds) Am pl i t ude 图 4 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 可以看出原系统阶跃响应单调递增变化,为过阻尼的情况;校正后系统衰减 震荡,为欠阻尼,由其根轨迹曲线可以看出,工作点近似位于期望闭环极点上。 至此,模拟控制器设计完毕。 2、 器件选取器件选取及电路设计及电路设计 (1) 控制器选用 STC89C52 单片机,晶振选取 12MHz。P0 口作为普通 I/O 口使用,故需接入上拉电阻。 (2) A/D 选用 ADC0804。其分辨率为 8 位,转换时间为 100us,输入电压 范围为 05V。芯片内部具有三态输出数据锁存器,可直接连接在数据总线上。 (3) D/A 选用 DAC0832。其为 8 位 D/A 转换器,其转换时间为 1us。数 据输入可以采用双缓冲、单缓冲、或直通方式,以便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