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学院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龙中公路的实地实习认识,使我们对公路的路基处 理、路面的施工、道路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其它公路相关设施的设 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部分课 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二、实习时间: 2010 年 12 月 1 日 至 2011 年 1 月 31 日 三、实习地点: * 四、实习内容: 路基部分 路基的实习主要在*高速公路的部分施工工地包括了地基 处理、路缘等内容。 路基处理: 该路段位于红粘土地区,处理办法就是换填土法。就是将上 面 80 公分路床范围内的多余的土全部挖掉,然后分层回填粗料 碾压夯实,上面是沙粒。在
2、两侧设置边沟。 另外,对结构物的处理。由于红粘土对结构物会有很大的影 响,处理方法就是把基坑开挖至硬土,保证结构物安全。 土方施工的工序是: 粗平放样打灰线精平 测压实度。 路面部分 路面的实习主要集中在水泥混凝泥土的浇筑上。 采用了搅拌 机搅拌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艺。其路面由砂垫层、水 粉层、面层组成。面层为 20cm、水粉层 18-25cm、砂垫层 30cm。 施工过程可分为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及现场铺 筑两个阶段。 1、安装模板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 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 用木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 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
3、大于 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 大挠曲应小于 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 过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 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1mm,木模板2mm。 2、安设传为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为 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 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园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 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 U 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 插入基层内。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 安设传为杆。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
4、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 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 侧定位模板孔眼。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 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 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3、摊铺和振捣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 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 22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 的最大厚度为 26cm。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 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3Omin,下层厚度约大 于上层,且下层厚度为 3/5。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 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
5、规定 的接缝位置。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施工 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 常用的增大 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 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缩性、抗渗 性和抗冻性。 4、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 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 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 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 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 锯缝时,混凝土应达到 510Mpa 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 试锯确定。 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
6、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 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 工时,宜每隔 34 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 34 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 横胀缝应与路 中心线成 90,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 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预制胀缝板嵌大 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胀缝板与经壁紧密结合。 5、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 人工或机械将其表面抹平。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 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面比下部混凝 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当采用机械抹光时,其 机械上安装圆盘,即可进行粗光;安装细抹叶片,即可进行精光。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混凝土表面应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而抗滑 标准,据国际道路会议路面防滑委员会建议,新铺混凝土路面当 车速为 45km/h 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