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机电方向) 专 业: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20 级) 班 级: 机械 20 级(机电方向) 姓 名: 学 号: 指导 教 师: 答辩 日 期: 20 年 1 月 日 机械专业(机电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专业(机电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姓名: 院(系)院(系) : 诚毅学院机械工程系 专业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学号:班级学号:机械级号 任务起至日期任务起至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 FX0N 60MR 可编程控制器的液体混合装置自动控制 控制要求: 上限位、下限位和中限位液位传感器被液体淹没时为 ON,阀 A、阀
2、 B 和阀 C 为电 磁阀,线圈通电时打开,线圈断电时关闭。开始时容器是空的,各阀门均关闭,各传 感器均为 OFF。按下启动按钮后,打开阀 A,液体 A 流入容器,中限位开关变为 ON 时,关闭阀 A,打开阀 B,液体 B 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上限位开关时,关闭阀 B, 电机 M 开始运行,搅动液体,6s 后停止搅动,打开阀 C,放出混合液,当液面降至下 限位开关之后再过 2s,容器放空,关闭阀 C,打开阀 A,又开始下一周期的操作。 在任何时候按下停止按钮,在当前工作周期的操作结束后,才停止操作(停在初 始状态) 。 图 11 液体混合装置示意图 上限位1X 中限位0X 下限位2X A液体
3、A0Y 阀B1Y 阀 B液体 M C3Y 阀 2Y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制造业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 和灵活性,可编程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它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 三大支柱之一。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设 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其专业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本专业方向第 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专业课程设计要达到的如下主要目的: 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 程问题的能力,深化、扩展本课程的理论知识; 2) 能够对原有的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
4、计新的控制系统; 3) 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的工程 设计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本专业工程基础。 通过绘制完整的电器原理图,端子接线图,控制流程图,编制相应程序,进行 系统调试等环节, 掌握 PLC 系统软、 硬件设计方法, 了解这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熟悉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和 知识积累。 技术要求与主要内容技术要求与主要内容: PLC 系统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是:从初拟设计方案开始,分析设计电路图,控制 流程,并编制相应的指令程序,然后进行必要的实践环节对所设计系统进行调试和正 确性
5、检验,最后,编制详细、统一格式的技术文件。 1) 绘制输入输出端子图,主电路控制图以及程序流程图、控制梯形图、状态转 移图等; 2) 根据前述控制分析,并绘出过程时序图; 3) 按控制系统设计图接线,并进行系统调试及问题分析; 4)编写技术文件。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1第一周 周一:开题阶段,动员、布置任务。根据题目查阅相关的资料(包括:图书资料和 网上资料等) ,初步规划设计内容和步骤。 周四: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这一阶段针对课题本身答疑,不检查程序。 2第二周 周一: 1)绘制输入输出端子图,主电路控制图以及程序流程图、控制梯形图、状态转 移图等; 2)根据上述控制分析,编制相应指令程序。 周四:内容同上。 这一阶段针对编程中个别问题答疑,不检查程序。 3. 第三周 周一:去电工实验室调试程序。 周四:检查论文电子档,包括内容及格式。 周五:收设计报告,进行答辩。 第三周的某一天进行现场实习,以提高感性认识:到集美大学现代设计与制造 技术中心参观、分析柔性制造系统的 PLC 系统运用。参观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 同组设计者及分工:同组设计者及分工: 侧重系统的理论研究 侧重实践过程及控制 目 录 摘要 1 一、 可编程控制器综述 2 1、PLC 的产生与发展 2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 3、PLC 的发展趋势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