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 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 十一 月 一、一、 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 1.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2.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一个炉温控制系统, 对象的传递函数: s e s sG 02 115 8 )( , 炉子为电炉结构, 单相交流 220V 供电。温度设定值:室温100,可以任意调节。要求: (1) 画出电路原理图,包括:给定值、反馈、显示的电路及主电路; (2) 阐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3) 采用对象为大滞后的算法,求出 u(k); (4) 定
2、出闭环数学控制的程序框图。 二、二、 设计任务分析设计任务分析 (一)(一)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在工业化生产中,需要有大量的加热设备,如用于熔化金属的坩埚炉、用于热处 理的加热炉,以及各种不同用途的反应炉,加热炉,温度控制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重 要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工业生产中炉温控制的微机控制系统更加 成熟。实践证明,它具有功能强、精度高,经济性好的特点,无论在提高产品质量还 是产品数量,能源环保,还是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都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 该系统以 MCS-51 单片机为核心构成一个炉温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对电炉温度 的实时控制,定时检测和调节,温度数据显示并打印,存储必
3、要的信息等功能。由外 部操作键盘,输入给定数值,进行相应的参数设定,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自动 之间的切换。 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应用系统主机板、晶闸管主电路及电气控制、温度检测与信 号放大模块、数字控制与同步触发模块等部分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主机板采用模块 式结构,功口线和各信号设计成总线形式,应用系统的各部分都通过总线插座方便地 与单片机接口。 .典型的反馈式温度控制系统通常由下图(a)所示的几部分组成,其中调节器 由微型机来完成。 图 a 单片机炉温控制系统结构图 .给定信号如何给计算机 温度给定值可以通过计算机键盘输入(键盘与单片机连接) ,也可以通过数学 表达式由程序自动设定, 还可
4、以用拨码盘, 一般拨码盘常用于过程控制的控制柜 (化 工企业) 。 为了便于讨论,本设计假定由人工键盘输入温度给定值。 .温度的监测与调节 理想的情况是采用 A/D 转换器作为输入通道, 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可以半导 体 热敏电阻测量温度,和通过单稳态触发器输出的脉冲宽度来实现温度检测和输 入。 用热敏电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热敏电阻作为半导体的效果往往决定于环 境和计 算机应用程序配合的结果。 可以采用温度范围为 0120的热敏电阻来构成所需要的电路, 不用热电偶的 原因是:因为热电偶在低温段线性差,它只是在高温段准确。 (二)(二)控制方案控制方案 本系统中把可控硅和电阻炉温度变送器统一称
5、为被控对象。 电阻炉系统是个自衡 系统,可以近似为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和一个延迟环节,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 () = 1+1 在检测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数字数字控制器直接设计的方法,把炉内温度控制的 设定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是静态误差最小。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电阻炉是一个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对象,可以用一个一阶惯性 环节和一个延迟环节来近似描述, 考虑到零阶保持器, 系统的简化动态结构图如图 b. 被控对象加上零阶保持器的广义对象传递函数为: 本系统数字控制器采用增量式 PID 调节器,由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可知: 式中:ek 本次设定值与实测值之差 。 (三三)控制方案)控制方案的实现的实现 在生
6、产过程中,大多数工业对象具有较大的纯滞后时间,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对 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极为不利,它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过渡过程特性变坏。当对象 的纯滞后时间与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 T1 之比,即/T10.5 时,采用常规的比例积 分微分(PID)控制,很难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长期以来,人们对纯滞后对象的控 制作了大量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大林算法和纯滞后补偿(Smith预估)控制。 本设计以大林算法为依据进行研究,大林算法的被控对象是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 环节。即 1 )( 1 sT Ke sG s 本设计的被控对象为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 式中:为纯滞后时间,为方便起见假设为采样周期 T 的整数倍 :NT 大林算法的主要设计目标是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整个闭环系统的传 递函数相当于一个延迟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相串联。即 1 )( 0 sT e sH 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