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0-1 课程设计题目:空气加热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 (1) 处理能力为 10000kg/h(377.27kmol/h)压缩空气。 (2) 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 (3) 操作条件: a) 压缩空气:入口温度 90,入口压力 0.243MPa;出口温度 136。 b) 加热蒸汽:0.608MPa,164.2,流量为 288 kmol/h c) 允许压强降:管、壳程压强降小于 100kPa (4) 物性参数: 压缩空气:温度:113, =2.22510 -5kg/(m. s ), =3.2910 -2W/(m) ,、Cp 自算。 设计计算内容: (1) 传热面积、换热管根
2、数; (2) 确定管束的排列方式、程数、折流板的规格和数量等; (3) 壳体内径; (4) 冷、热流体进、出口管径; (5) 核算总传热系数; (6) 管壳程流体阻力校核。 指导 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系(部)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0-2 【概况简介】【概况简介】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 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一种流体在关内流动,其行程称为 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
3、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 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为提高壳程流 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 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大为增加。 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热膨 胀程度也有差别。若两流体温差较大(50以上)时,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的变形, 甚至弯曲或破裂,因此必须考虑这种热膨胀的影响。 换热器换热器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生产规模、
4、物料的性质、传热的要求等各不相同,故换热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按用途它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 换的原理和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间壁式换热器又称表面式换热器或间接式换热器。在这类换热器中,冷、热流体被固体 壁面隔开,互不接触,热量从热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冷流体。该类换热器适用于冷、热流体不 允许直接接触的场合。间壁式换热器的应用广泛,形式繁多。将在后面做重点介绍。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称混合式换热器。在此类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相互接触,相互混 合传递热量。该类换热器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适用于冷、热流体允许直接接触和混合的 场合。常
5、见的设备有凉水塔、洗涤塔、文氏管及喷射冷凝器等。 蓄热式换热器又称回流式换热器或蓄热器。此类换热器是借助于热容量较大的固体蓄热 体,将热量由热流体传给冷流体。当蓄热体与热流体接触时,从热流体处接受热量,蓄热体 温度升高后,再与冷流体接触,将热量传给冷流体,蓄热体温度下降,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此类换热器结构简单,可耐高温,常用于高温气体热量的回收或冷却。其缺点是设备的体积 庞大,且不能完全避免两种流体的混合。 工业上最常见的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根据结构特点,间壁式换热器可以分为管壳式 换热器和紧凑式换热器。 紧凑式换热器主要包括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了广泛使用的列管
6、式换热器以及夹套式、套管式、蛇管式等类型的换 热器。其中,列管式换热器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在许多工业部门被大量采用。 列管式换热器的特点是结构牢固,能承受高温高压,换热表面清洗方便,制造工艺成熟,选 材范围广泛,适应性强及处理能力大等。这使得它在各种换热设备的竞相发展中得以继续存 在下来。 使用最为广泛的列管式换热器把管子按一定方式固定在管板上, 而管板则安装在壳体内。 因此,这种换热器也称为管壳式换热器。常见的列管换热器主要有固定管板式、带膨胀节的 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 U 形管式等几种类型。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根据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以下根据本次的设计要求,介绍几 种常见的列管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0-3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如图 1-1 所示。固定管办事换热器的两端和壳体连为一体,管子则固定于管 板上,它的结余构简单;在相同的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