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I ABSTRACT .II 第第 1章章 绪论绪论 - 1 - 1.1 我国小型棒材的发展 - 1 - 1.1.1 小型线棒材轧机的连续化 - 1 - 1.1.2 产品升级 - 1 - 1.2 我国小型线棒材的生产现状 - 1 - 第第 2章章 产品方案产品方案 - 3 - 2.1 产品方案的制定 . - 3 - 2.1.1 产品方案的选择原则 - 3 - 2.1.2 产品方案的确定 - 3 - 2.2 产品标准与技术要求 . - 3 - 2.2.1 热轧带肋钢筋相关技术要求 - 3 - 第第 3章章 坯料的选择及金属平衡表坯料的选择及金属平衡表 - 5 - 3.1
2、 坯料选择 . - 5 - 3.2 金属平衡表 . - 5 - 第第 4章章 制定生产工艺制定生产工艺 - 6 - 4.1 生产工艺的制定 . - 6 - 4.1.1 制定生产工艺的原则 - 6 - 4.1.2 生产工艺流程图 - 6 - 4.1.3 轧制方案制定 - 7 - 4.2 生产工艺过程 . - 7 - 4.2.2 坯料加热 - 7 - 4.2.3 钢材的轧制 - 8 - 4.2.4 钢材的冷却与精整 - 8 - 第第 5章章 产品的工艺设计产品的工艺设计 - 9 - 5.1 孔型系统选择 - 9 - 5.2 孔型设计的内容 . - 9 - 5.3 孔型设计的要求 . - 9 - 5
3、.4 带肋钢筋的孔型设计 . - 9 - 5.4.1.连铸坯断面积 . - 9 - 5.4.2 根据不同孔型分配延伸系数 . - 10 - 5.4.3 计算各机架的延伸系数 . - 11 - 5.4.4 延伸系数分配的校核 . - 11 - 5.5 轧制各道次面积的确定 . - 11 - 5.6 孔型尺寸计算 - 11 - 5.6.1 成品孔与成品前孔的尺寸计算 . - 12 - 5.6.2 成品前孔的设计 . - 13 - 5.6.3 成品再前孔设计 . - 14 - 5.6.4 箱型孔的设计 . - 14 - 5.6.3 圆孔和椭圆孔的设计 . - 16 - 5.7 轧辊直径 - 17 -
4、 5.8 辊身长度 - 18 - 5.9 轧辊轴承 - 18 - 5.10 确定轧辊辊颈直径和辊颈长度 - 19 - 5.11 轧机主传动 . - 20 - 5.11.1 减速机和齿轮机座 - 20 - 5.11.2 电机 - 20 - 5.12.3 连接轴 - 20 - 5.12 咬入角的计算 . - 21 - 5.13 前滑值的计算 . - 21 - 5.13.1 摩擦系数 f 的选择 - 21 - 5.13.2 中性角的计算 - 21 - 5.13.3 前滑值 h S的计算 - 21 - 5.14 轧辊转速及电机速度的确定 . - 22 - 5.15 轧制节奏 . - 22 - 5.15
5、.1 轧制间隙时间 - 22 - 5.15.2 各道次轧制间隙时间 - 23 - 5.15.3 总间隙时间 - 23 - 5.16 轧钢机产量的计算 - 23 - 5.16.1 轧钢机产量概述 - 23 - 5.16.2 车间年产量的计算 - 25 - 第第 6章章 工工艺参数计算与校核艺参数计算与校核 - 26 - 6.1 轧制温度的计算 - 26 - 6.2 轧制压力计算及电机校核 - 27 - 6.2.1 平均单位压力的计算 - 27 - 6.2.2 总轧制压力模型 - 28 - 6.3 轧制力矩的计算 . - 28 - 6.4 附加摩擦力矩的计算 . - 29 - 6.4.1 计算轧辊
6、轴承中的附加摩擦力矩 - 29 - 6.4.2 传动机构中的摩擦力矩 - 29 - 6.4.3 附加摩擦力矩 . - 29 - 6.4 空转力矩的计算 . - 30 - 6.5 静力矩的计算 - 30 - 6.6 等效力矩的计算 . - 30 - 6.7 电机功率的计算 . - 30 - 6.8 对辊身进行弯曲强度的校核 . - 30 - 6.9 对辊颈进行弯曲和扭转校核 . - 31 - 6.10 对辊头验算扭转强度 - 32 - 第第 7章章 辅助设备的选择辅助设备的选择 - 33 - 7.1 上料台架 - 33 - 7.2 钢坯称量装置 - 33 - 7.3 拉料辊 - 33 - 7.4 立式活套器 - 34 - 7.5 水冷装置 - 34 - 7.6 冷床 - 34 - 7.7 打捆机 - 35 - 结结 论论 - 36 -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8 - 致致 谢谢 - 38 - I 摘摘 要要 本设计为年产 120 万吨棒材车间工艺设计。品种为热轧带肋钢筋的小型棒材,在此选 择 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典型产品进行该车间的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全连续轧制生产工艺,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