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本 科科 生生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设计)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题目:国家审计在反腐败中的作用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会计学院 专业名称 会计学 班 级 2014 年 02 月 此处为论文中文题目, 要求居中填写 主标题不超过 24 个汉 字;可加副标题(副标 题前加破折号) ,副标 题与主标题间空一行 的位置 主标题:黑体,小二, 居中 副 标 题 : 楷 体 _GB2312,四号,居中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 1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 状及发展趋势
2、等)状及发展趋势等)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腐败行为阻碍社会稳定、 破坏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发展,侵害个人思想与正确价值观,损害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 一方面,腐败问题是社会发展历来存在的痼疾,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党 和政府将之置于重要地位。革命斗争时期,党中央五大选举成立中央监察委员 会, 是党史上第一个专门的纪律监督机构; 建国初期, 运动式反腐的紧密推进, 处死了两位天津地区负责人,随后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整治贪污条例, 之后开始了“三反”、“五反”运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1982年,陈
3、云提出了“执政党 的党风问题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的著名论断。这一阶段确立了长期反腐 战略也出现了行政权力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严重问题;新时期,党的十六大确立 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代表 着进入了制度反腐的时代。逐渐建立了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和责任追究制,组建 专门巡视机构,实现财政“收支两条线”等,十八大来更是出猛招, “苍蝇”、 “老虎”一起打,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另一方面, 腐败在新时期中有了新特点、 新表现, 需要借助有力的新工具。 上个世纪80年代,腐败的主因是价格双轨制,主要是通过“走后门”、“批条 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投机诈骗、
4、倒买倒卖。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 官员腐败则更主要地表现为大规模的农村圈地运动、国企改制、房地产开发中 上下其手。 在市场经济急速转轨的今天, 腐败行为的群体性特征愈加明显, “一 把手”腐败案层出不穷,资本积累型的腐败日益增多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善 治的重要工具,承担着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是惩治 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有力武器。从源头查 起,从源头遏制,通过反腐过程中的预防机制、揭露机制、查处机制、维护机 制,从各个环节突破。因此,国家审计反腐败具有的历史性、长期性、时代性 让这个话题具有可研究性。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反腐败
5、斗争也出现了反腐形式多样化、反腐对象高层化、反腐力度加 大的趋势,反腐国际合作不断增强,反腐国际组织作用越来越明显。早在2005 2 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生效,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而各国关于腐败 的原因、腐败的定义、腐败的对策等研究均着眼于国家具体情况,因国而异。 从研究方法看, 建立在大量资料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是处于主流地位的这些实证 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案例导向的腐败研究和变量导向的腐败研究。案例 研究常分析大量的细节,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实际情形中的复杂性。它相信变量 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案例中是不一致的。 变量导向的研究试图说明一些因素对 另一些因素的因果影响,而不是去分析描述这些因素
6、所构成的整体。 我国学者对腐败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 历了以介绍西方理论性研究成果和反腐败经验为主到剖析中国特殊的腐败问 题本土化研究为主的转变, 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地得到 提高和扩展。1990年王沪宁与竺乾威联合编译的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外腐 败问题研究(2)是我国第一部将国外关于腐败的各种理论流派、思想观点 和政策主张介绍到国内的书籍,极大地启迪了国人的思维;王沪宁的反腐败 中国的实验(3)一书,是国内第一部具有学术性的反腐败专著。实际 中反腐败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晰,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以及中国 政治生态的独特性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 导致反腐败的节奏远远落后于腐 败的进化速度,其实际效果也微乎其微,因而急需相关的理论研究支撑。由于 腐败行为的产生是公权与私权交换的经济交易行为, 是伴随着经济转轨出现新 特点,因此现今研究的角度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行政学到逐渐以经济 学为主。 国家审计的运作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与经济运行的状态有着十分密切 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