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便捷式单片机实验开发装置 系系 别:别: 电子工程系 班班 级:级: 微电 0403 班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07 年 11 月 21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 便捷式单片机实验开发装置 课题性质 A B C D E 课题来源 A B C D 成果形式 A B C D E 同组同学 无 开题报告内容(可另附页) 具体内容见附页 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 具备等) 指导教师签名: 月 日 专家组及系里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 意见等)
2、 专家组成员签字: 教学主任(签章) : 月 日 一、主要技术指标 系统组成: 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 以单片机最小系统为主要核心, 结合各个功能模块完成以整体 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接插线连接各个模块使用, 能完成单片机基础教程学习以及课程实习。 二、工作思路 2.1 工作思路 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同 步。1970 年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后,随即在 1971 年,美国 Intel 公司生产出了 4 位单片 机 4004,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控制能力较弱,但价格低廉。1976 年 Intel 公司推出了 MCS-48 系列单片机,它以体积小、功
3、能全、价格低等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成为单片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可谓是第一代单片机。 在 MCS-48 系列单片机的基础上, Intel 公司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推出了第二代单片机 的代表 MCS-51 系列单片机。这一代单片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是为单片机配置了完美的外部 并行总线和串行通信接口, 规范了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控制模式, 以及为增强控制功能而强 化布尔处理系统和相关的指令系统, 为发展具有良好兼容性的新一代单片机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近几年出现了具有许多新特点的单片机, 可称之为第三代单片机。 它以新一代的 80C51 系列单片机为代表。同时 16 位单片机也有很大发
4、展。 尽管目前单片机品种繁多,但其中最为典型的仍当属 Intel 公司的 MCS-51 系列单片 机。 它的功能强大, 兼容性强, 软硬件资料丰富。 国内也以此系列的单片机应用最为广泛。 直到现在 MCS-51 仍不失为单片机中的主流机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单片机应用领 域中的 8 位机主流地位还不会改变。 因此, 学习好单片机是一名电子工程系大学生最基本 的一项技能。 便捷式单片机试验开发装置是一种新型试验装置。 它是以嵌入式系统理论为基础, 以大专院校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培养为目的建立起来的实训、实验、 科研平台,可应用于大专院校的实训、实验、技师培养,也可直接为科学研
5、究所用。最重 要的一点是它的体积小,功能全,适合同学们在离开实验室后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2.2 关键技术实现 1.本装置时采用模块化思想, 模块之间的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 同时也可以由模块 的扩展端向外宽展,形成不同的系统结构,为学习及开发所用。其中单片机主控系统采用 转换模块实了一下最小系统完成两种系列单片机的下载功能, 打破了传统单片机试验箱不 同系列单片机采用分块最小系统的缺陷。最大限度的减小了 PCB 板的使用,节约成本。 2.该装置采用两种下载方案: 常规的并口下载, USB 下载。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3.传统的供电装置时采取变压器或者开关电源供电。 使用变压器不但增
6、加了系统的造 价,而且增加系统的体积不易携带。开关电源虽然体积小,但价格较高,也不适宜采取。 该装置利用计算机电源给系统供电,避免了常规使用变压器等外部电源使用的弊端。 4.学习软件:51 系列单片机采用 WAVE 6000 编程软件或者 keil C51 编程软件;AVR 系列采用 ICCAVR 编程软件。下载软件都采用双龙公司的双龙 MCU 下载器。 三、课题的准备情况及进度计划 序号 毕业设计阶段性工作及成果 时间安排 1 拟定题目,完成开题,资料收集、整理,了解毕业 设计涉及的问题 早进入阶段 2 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完成初步设计 07-08学年第二学期 1-2 周 3 进行毕业设计,确定设计方案 3-4 周 4 焊接、调试电路板 5-6 周 5 调试硬件、软件 7-8 周 6 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9-10 周 四、参考文献 1 李万红.嵌入式 C 编程与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