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1 章 绪论 1.1 1.1 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目的和意义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目的和意义 汽车防盗系统,是指防止汽车本身或车上的物品被盗所设的系统。它由电子 控制的遥控器或钥匙、电子控制电路、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最早的汽车 门锁是机械式门锁,只是用于汽车行驶时防止车门自动打开而发生意外,只起行 车安全作用,不起防盗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 不断增加,后来制造的轿车、货车车门都上装了带钥匙的门锁。这种门锁只控制 一个车门,其他车门是靠车内门上的门锁按钮进行开启或锁止。为了更好的发挥 防盗作用,有的车上还装有一个转向锁。转向锁是用来锁车的转向轴的。转向锁
2、 与点火锁设在一起,安装在转向盘下,它是用钥匙来控制。即点火锁切断点火电 路使发动机熄火后,将点火钥匙再左旋至极限位置的挡位,锁舌就会伸出嵌入转 向轴槽内, 将汽车转向轴机械性的锁止。 即使有人将车门非法打开并起动发动机, 由于转向盘被锁止,汽车不能实现转向,故不能将汽车开走,于是起到了汽车的 防盗作用。有的汽车设计和制造时就没有转向锁,而是用另外一个所谓的拐杖锁 锁止的转向盘,使转向盘不能转动,也可起到防盗作用。有的汽车在变速器上设 有机械锁,是将变速器操纵杆锁止,使盗窃者不能挂挡而使汽车不能移动。点火 开关是用来接通或断开发动机点火系的电路,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也 起到了一定的防盗
3、作用。由于汽车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多数轿车上都安装了中 央门锁,即汽车上的车门门锁和行李厢锁来实现了集中控制。 1.2 1.2 汽车防盗报警技术的研究现状汽车防盗报警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汽车的防盗报警由于巨大的市场前景,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产品。虽然产 品的结构和特点各不相同,但概括来讲,我国现有的汽车防盗装置主要包括机械 式防盗装置、电子防盗报警装置、芯片式防盗装置、网络式防盗系统和其它防盗 系统等等。 机械式防盗装置。它是比较常的汽车防盗装置,主要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式 原理锁住汽车上的某一机构, 使其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目前,国内常见的机械式防
4、盗装置有以下几种: 方向盘锁,即常见的拐杖锁。主要是将方向盘与制动脚踏板连接在一起, 使其不能做大角度转向或制动.有的可直接使方向盘不能正常使用。 轮胎锁,即用一套锁具把汽车的一个轮胎固定,使之不能转动。这种方法 比较麻烦,而且锁具也比较笨重。 变速器锁。通常在停车后,把换挡杆推回 P 位或 1 挡位置,加上变速锁可 使汽车不能换挡。 2 机械式防盗装置主要靠锁定离合器、转向盘、变速杆等来达到防盗的目的。 但只能防盗不能报警。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安装简便。缺点是使用不隐蔽,防盗 不彻底,拆装也比较麻烦。机械防盗装置经历数次技术升级后,目前有了较可靠 的方向盘锁和排挡锁等。此外,车主为了增加防盗安
5、全系数,给车辆安装数种机 械式防盗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吓走盗车贼,增加盗贼被发现的可能性。 电子防盗报警装置。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各种电子防盗报警器 应运而生。它克服了机械锁只能防盗不能报警的缺点,主要靠锁定点火或起动来 达到防盗的目的,同时具有声音报警等功能。电子防盗装置设计比较先进、结构 复杂,包括起动控制、遥控车门和报警部分,主要由防盗控制单元识读线圈、警 告灯、汽车钥匙等元件组成。其点火钥匙和信号发生器也制成一体,当钥匙处于 接通位置时,防起动装置向钥匙接收器发出电信号,信号接收器随即通过防起动 装置向控制单元发送密码信号以供识读。车门控制和报警系统制成一体,报警系 统在关
6、闭点火开关、拔下钥匙并锁定车门、行李箱等后自动进入警戒状态,若车 门或发动机盖被强行打开,报警系统将会自动报警。汽车电子防盗器一般都具有 遥控功能,安装隐蔽,操作简便。缺点是容易误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车辆丢失 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电子防盗器增加了许多方便、实用的附加功能。现 在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双向功能的电子防盗器,它不仅能由车主遥控车辆,车辆还 能将自身状态传送给车主。 芯片式防盗装置。它通过锁住汽车马达、电路和油路达到防盗目的,若没 有芯片钥匙便无法起动车辆。数字化的密码重码率极低,而且要用密码钥匙接触 车上的密码锁才能开锁,杜绝了被扫描的可能。由于特点突出且使用方便,大多 数轿车均采用它作为原配防盗器。目前国产大众、广州本田等车型都装用原厂的 芯片防盗系统。芯片式防盗已经发展到第四代,除了比电子防盗系统更有效的防 盗作用外,它还具有特殊诊断功能。如独特的射频识别技术可保证系统在任何情 况下都能正确识别驾驶者,当驾驶者接近或远离车辆时可自动识别其身份,打开 或关闭车锁。 无论在车内还是车外, 独创的 TMS372H 能够探测到电子钥匙的位置。 网络式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