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题 目: 硅酸盐岩石分析 系 部: 化工系 专 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 2013 年 5 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4 1.1 岩石全分析的意义 .4 1.2 硅酸盐岩石的组成和分析项目 . .4 一、 二氧化硅的测定.4 二、 氧化铝的测定.7 三、 氧化铁的测定.9 四、氧化钛的测定10 五、氧化锰的测定11 六、氧化钙的测定.12 七、氧化镁的测定.14 八、烧失量的测定15 1.3 硅酸盐岩石全分析的试样分解方法 16 1.4 硅酸盐岩石的分析系统 18 第二章 采样 . 18 2.1 采样的重要性 . 19 2.2 硅酸岩的采集方法及取样量岩石试样 19 第三
2、章 制样 . 20 3.1 制样的重要性 21 3.2 制样的基本程序 21 3.3 确定缩分次数及分析试样量 22 第四章 测定过程及原理 22 一、 硅 . 24 二、钙、镁的测定 25 三、锰 25 四、磷 . 26 五、 CO2和有机酸 26 六、灼烧减量的测定(用分析天平) 26 第五章 数据处理 28 第六章 设计小结(体会和建议) . 28 参考文献 29 第一章 概述 1.1 岩石全分析的意义 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 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 。岩石有三态:固态、 气
3、态(如天然气) 、液态(如石油) ,但主要是固态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 主要成分。 在地质学中,不仅矿物定名,需要全分析结果。而且根据岩石全分析结果,还可以了解岩石内部成 分的含量变化,元素在地壳内部的迁移情况和变化规律、元素的集中和分散,岩浆的来源及可能出现的 矿物,可以进行矿体岩的相划分与对比,阐明岩石的成因,进行成矿规律的研究,指导地址普查勘探工 作等。 在工业建设方面,首先,许多岩石和矿物,其本身就是工业上、国防上的重要材料和原料,如硅酸 岩中的云母、长石、石棉、高岭石、石英砂等;碳酸盐岩石中的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石等;硅酸盐岩 石中的磷灰石、独居石等。其次,有
4、许多元素,如锂、铍等提取,主要取决于硅酸盐岩石。 1.2 硅酸盐岩石的组成和分析项目 硅酸盐岩石的组成 所谓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 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是构成多数岩石(如花岗岩)和土壤的主要 成分。 从结构上看,硅酸盐岩石和矿物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由 SiO2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它 们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SiO4硅氧四面体。这些硅氧四面体以单个或通过公用氧原子连接存在 于小的基团、小的环状、无限的链或层中。 分析项目 一、 二氧化硅的测定 1. 方法提要 试样经 NaOH 熔融分解,硅的化合物转化为易于分解的的硅酸钠,而金属氧化物
5、则转 化为氢氧化物。熔融物以适量热水及浓盐酸浸取,金属氢氧化物即转化为热氯化物,硅酸 钠转化为硅酸,部分仍以水溶胶状留在溶液中。然后,在浓盐酸溶液中加入动物胶,促使 硅酸凝聚、沉淀:此后过滤、灼烧,即得二氧化硅。 按照胶体相互聚沉的原理,当用动物胶凝聚可溶性二氧化硅时,试液的酸度、凝聚时 的温度、动物胶的浓度都会影响动物胶对硅酸的凝聚作用。因此,凝聚二氧化硅溶胶必须 注意以下几点: 试液中浓盐酸的量应维持在 30以上(体积百分比) 。 加动物胶时试液温度控制在 60-70oC, 温度高于 80 时, 动物胶的凝聚作用会大降低。 动物胶加入的数量过多或不足,不仅对二氧化硅水溶胶会失去凝聚作用,甚
6、至反而 会保护水溶胶。 2. 所需试剂 氢氧化钠 A.R(固体粒状) 盐酸 A.R(比重 1.19g) 1动物胶水溶液:取 1 克动物胶溶于 100 毫升热水中(随配随用) 5:95 的盐酸洗液 3.分析手续 精确称取研细并在 105-110 oC 下干燥过的试样 0.5-1.0 克于银钳埚中,慢慢加入 5 克 NaoH,在低温炉或酒精灯上以小火加热,使 NaOH 溶化,然后逐渐升温至 600-650 oC 进行熔 融,保持 10-15 分钟(附注) 。取出冷却后,以热水洗出熔块于 500 毫升烧杯中,粘附 在坩埚壁上面的熔融物可用带有橡皮头的玻璃棒擦洗下来。 于所得溶液中,加入 15 毫升浓盐酸,将烧杯置于水浴上蒸发至呈潮湿盐状,加入 10 毫升浓盐酸放置过夜(如工作急需,在加入盐酸后可加热近沸,稍冷,按下述手续进行) 。 烧杯置于 70 oC 水浴中,当杯中液体到达水浴的温度时,加入新鲜配制的 1动物胶溶 液 10 毫升,同时用玻璃棒剧烈搅拌 4-5 分钟。再在水浴上保温 10 分钟。然后,将烧杯取 出,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