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 计报告计报告 专专 业:业: 课课 题:题: 姓姓 名:名: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目录目录 1.设计目的 1.1 设计任务 1.2 设计要求 2.设计方案 2.1 概述 2.2 设计方案选择论证 2.3 电路工作原理 2.4 参数数据 2.5 各元器件 3.电路仿真结果 4.设计体会 5.参考文献 1.1.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函数发生器。 1.2 设计要求 1 输出波频率为 500Hz。 2 输出波形幅值为 2V。 3 输出波形占空比可调(0.20.8)。 4 电路图用 Mult
2、isim 进行仿真。 2.2.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2.1 概述 矩形波发生电路在测量、自动控制、通讯、无线电广播和遥控等许多技术领 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在收音机、电视机和电子表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也离不 开它。总之矩形波发生电路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 域中。 2.2 设计方案选择论证 矩形波发生电路实际上是由一个滞回比较器和一个 RC 充放电回路组成。其 中, 集成运放和电阻 R1 和 R2 组成滞回比较器, 电阻 R 和电容 C 构成充放电回路, 稳压管和电阻 R3 的作用是钳位,将滞回比较器的电压限制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Z。在矩形波发生电路中,如图 1 所示电位器
3、Rw 和二极管 D1、D2 的作用是将 电容充电和放电的回路分开,并调节充电和放电两个时间常数的比。 矩形波发生电路没有稳态,它有两个暂态,一个是低电平,另一个是高电平。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可采用滞回比较器,同时利用 RC 充放电回路来改变集成运放 反向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即 u-=uc。当电容上的电压上升到 u-=u+时,滞回比较器 的输出端将发生跳变, 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 当电容上的电压下降到 u-=u+时, 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再次发生跳变,由低电平跳变成高电平。以后又重复上述 过程。如此电容反复地进行充电和放电,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反复地在高电平和 低电平之间跳变,于是产生了正负交替的矩形
4、波。 因此,在选择矩形波发生电路时,采用滞回比较器和 RC 充放电回路来构成矩 形波发生电路。 图 1 矩形波发生电路框图 2.3 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电路中,通过 R5和稳压管 D4、D3对输出限幅,如果它们的稳压值相 等,即 UZ1=UZ2=UZ,那么电路输出电压正、负幅度对称:UOH=+UZ,UOL=-UZ,同相端电 位 U+由 uo通过 R3、R4分压后得到,这是引入的正反馈;反相端电压 U受积分器 电容两端的电压 UC控制。 当电路接通电源时,U+与 U必存在差别。U+U或 U+U,uo=UOL=+UZ。反之,当出现 U+U,uo=UOL=- -U。 Uo 不可能居于其中间值。设
5、t=0,电容两端电压 uo=0,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 uo=+UZ,则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为 U+=+ 32 2 RR R UZ 此时,输出电压 uo=+UZ对电容充电,使 U=uc由零逐渐上升。在 U等于 U+以前, uo=+UZ不变。当 U大于等于 U+时,输出电压 uo高电平+UZ跳变为低电平-UZ。 当 uo=-UZ时,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也随之发生跳变,其值为 U+=- 32 2 RR R UZ 同时电容器经 R 放大,使 U=uc 逐渐下降。在 U等于 U+以前,uo=-UZ不变, 当 U小于等于 U+时,uo从-UZ跳变为+UZ,U+也随之跳变为 32 2 RR R UZ
6、,电容器 C 再 次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从 uo输出矩形波。在矩形波发生电路中, 如图 1 所示电位器 Rw 和二极管 D1、D2 的作用是将电容充电和放电的回路分开, 并调节充电和放电两个时间常数的比例。若将电位器的滑动端向下滑动,则充电 时间常数减少,放电时间常数增大。因此输出端端为高电平的时间缩短,输出端 为低电平的时间变长,Uc 和 Uo 的波形如图 2 所示,图中 T1T2。相反,如果将电位器滑动端向上移动,则充电时间常数增大,放电 时间常数减小,可得 T1T2,如图所示。 图 2 2.4 参数数据 由图 2 可以看出,振荡周期为 T = T1+T2 T1、T2可通过充放电三要素转换值求得 T1 = 放 ln 1 )0()( Tuu uu cc cc 其中 放 = RC, c u = -UZ, Zc U RR R u 32 2 )0( Zc U RR R Tu 32 2 1) ( 联立方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