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目录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1 1.1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1.2 贯通工程概况贯通工程概况 2 2 已有资料情况及技术设计依据已有资料情况及技术设计依据 2.1 2.1 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2.2 2.2 贯通工程允许偏差值的确定贯通工程允许偏差值的确定 2.3 2.3 贯通测量设计的技术依据贯通测量设计的技术依据 2.3.1 2.3.1 地面控制测量设计地面控制测量设计 2.3.2 2.3.2 矿井联系测量方案设计矿井联系测量方案设计 2.3.3 2.3.3 地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地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 3 3 平面测量方案设计平面测量方案设
2、计 3.1 3.1 地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地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3.2 3.2 矿井定向方案设计矿井定向方案设计 3.3.3 3 井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井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 4 4 高程测量方案设计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4.1 4.1 地面水准测量方案设计地面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4.2 4.2 导入高程测量方案设计导入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4.3 4.3 井下高程测量方案设计井下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5 5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5.1 5.1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所需参数的确定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所需参数的确定 5.2 5.2 贯通相遇点在水平重要方向的误差预计贯通相遇点在水平重要方向的误差预计 5.3
3、5.3 贯通相遇点在高程上的误差预计贯通相遇点在高程上的误差预计 5.4 5.4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结论论 6 6 贯通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设计贯通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6.1 6.1 贯通工程施工测量的目的与任务贯通工程施工测量的目的与任务 6.2 6.2 贯通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贯通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 一、工程概括一、工程概括 1.1 矿区自然地理概括矿区自然地理概括 xxx矿区位于 xx县城西 17 公里 xx乡境内,中心位置为北纬 281434, 东经 1122316。走向长约 12 公里,平均宽 18 公里,含煤面积约 21 平方 公里;矿区分为六个井田,已经全面开
4、发;矿区交通方便,3 条干线公路,亦 经过矿区或外侧;矿区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7 C 左右,平均 降水量 1367 毫米;区内地势较低,起伏不大,多为低矮的丘陵;区内各含 水层内,均有十分丰富的地下水,水源条件较好,但与此同时也给矿井的 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威胁。 1.2 贯通工程概括贯通工程概括 此项贯通工程位于 xxx矿区下属的五亩冲矿井和竹山塘矿井之间, 两井地面 水平距离为 1.57Km。 五亩冲矿井采用双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地面拥有主井、副井和箕斗井三 个立井, 井口地面标高分别为 130.0m、 130.0m、 136.7m, 落底标高分别为-100.5m、 -100
5、m、-85m。五亩冲矿井的主要开采水平包括-230 水平、-296 水平、-350 水平 以及-430 水 平。 竹山塘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地面拥有主井、二号副井、新风井、 老风井四个斜井,坡度 25 度左右,其中新风井的井口标高为 100.0m,通风的同 时,承担矿井排水的任务。竹山塘矿井现在的生产水平为-170 水平,最低开采 标高为-207m,总回风水平为-90m。 由 于 五亩 冲矿 井井 口标 高( 130.0m) 都 高于 竹山 塘矿 井新 风井 (100.0m) ,而五亩冲又属于涌水量较大的矿井,为减少生产成本,经研究 讨论决定把五亩冲矿井的地下水也经竹山塘矿井的新风井排
6、出地面,为达 到以上目的,需在五亩冲矿井和竹山塘矿井之间掘一条巷道。根据设计要 求,巷道水平距离约 490 米,高差约 20 米。为加快该工程进度,采取两井 同时以全断面相向掘进的施工方法,计划贯通相遇点 K 为设计贯通巷道的 中点。 二、已有资料情况及技术设计依据二、已有资料情况及技术设计依据 2.1 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本矿区 GPS 控制点成果和矿区地形图采用 1980 国家坐标系统, 中央子 午线经度为 L0111的 3带高斯投影。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 、已有控制点资料 本测区内已有平面控制点 GPS1、GPS2,属于 D 级 GPS 控制点。由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于 2000 年组织施测,执行的标准为 1997 年建设部发行 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GPS 控制点成果采用 1980 国家 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L0111的 3带高斯投影。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