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人民银行实习报告市人民银行实习报告 在今年的 2 月份至 4 月份, 我有幸的来到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的会计科 进行为期 1 个半月的实习。 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会计科科员*阿姨。 会计是对 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检查,预测,是提高经 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 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在会计科实习期间, 我了解到银行的会计科目,基本掌握了该系统的记账和复核的操作,通过看, 问和动手操作使我对会计科的主要工作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 头几天我主要学会了做账,不过我是看了她们以前已经制好的会计凭证 来工作的。靠
2、着大学里学的基础理论,现在对于原始凭证就可以基本掌握。 会计分录可以在书本上进行学习,可银行的会计业务就要靠实习时才能接触 到,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更清晰的思路。单单认识还不够,还要把有关的 单据分门别类,并整理好每笔业务的单据,用图钉装订好,接着才能为记账 做好准备。制好凭证就能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单调枯燥, 不过这种重复量大的工作就需要每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会计制度的特殊性 和严格性决定了如有果出错,但不能随便用笔涂了就可以的。对于每一个步 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还要盖 上责任人的章,才可以作废。再比如写错摘要栏,就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
3、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还有一些细节,比如摘要,一定要靠左写起而且不能 空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和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对于数字书写也有严格的要求,字迹一定要整洁清晰,按格填写。记帐时要 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才能结算总长的借贷。对于如此 繁琐的程序让人不敢一丝的马虎。当所有的帐都记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结帐, 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以个月也要结一次。刚一开始我掌握了一些计算公式 便以为用计算机就很容易了,但是因为粗心反而算错了一些数据,好在*阿姨 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大概了解了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就开始认 真结合书本的知识, 归纳总结一下手工做帐的原理。*
4、阿姨很有耐心的跟我讲 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及其填写方式,还有使用时间的问题,有了这个基 本认识以后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经过实习后才发现,会计最主要是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没有操作和实 践,会计就会和现实脱钩!会计就会变得没有经济意义。会计本质上就是做 账。在实习中,我首先掌握了一些书写技能,如金额大小写,日期等等。接 着是填写相关的数据资料,继续审核和填写原始凭证,再根据明细账编制完 整的记账凭证。过后我们编制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根据科目汇总表 登记总分类账。同时与有关的明细账、日记账相核对;最后要编制成会计报 表;将有关记账凭证、账页和报表加封皮并装订成册后,再写成实验报告。 在实习中
5、,我基本掌握了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弥补了在课堂学习中实 践经验的不足,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有效地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 到实际应用的距离。 会计理论源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与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 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我们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时,不仅要建立起出比 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需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 但是,会计专业教材 主要是以系统的讲解会计理论,列举的典型会计业务也只是为阐述会计理论 而服务的。所以我在实习之前,便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梳理了一下。实习 重在动手去做。 课本上要求将记帐凭证分为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及转帐凭证。 刚开始时分不清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实习
6、之后就比较熟练了。 在这次实习中, 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且深刻地意识 到只有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 才能算是 真正的掌握这门知识。这也是这次实习的目的。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凡职 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会计大部分时间都是 重复的工作,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了,我本人比较喜欢数字,一些有关联 的数字,喜欢把一堆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我对会计越 来越有兴趣。 电算化目前已经成为会计操作的主流了。 计算机取代了大部分的手工工 作。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之间的距离在翻看凭证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解 决。翻看了人行一整个月的会计凭证之后便试着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 证。进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每一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再按会 计分录选择会计科目,然后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输入金额,最后 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保存并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再和相应的原始凭 证钉在一起。这便是电算化会计制作记帐凭证的过程,和手工会计有着不小 的区别,操作过后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