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轴封端盖复合模具设计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次设计内容为轴封端盖的冲压模具设计,通过对轴封端盖进行分析,并进 行相关计算,画出装配图、零件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如下: (1)轴封端盖的工艺分析; (2)排样; (3)冲裁间隙的选用; (4)冲裁力的计算; (5)计算凸、凹模具的刃口尺寸; (6)模具零部件的设计; (7)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并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2、本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对工件的工艺分析,完成模具各部分零件的设计,并完成装配图、零件 图和说明书。 检验学生所学知
2、识, 并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 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本课题研究意义 通过该课题能够让自己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般 方法,对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并学会对模具设计资料的检索与整合以及对已有资料的充分合理的使用, 该实践 性课题是对自己理论学习水平的实践和检验, 可对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有一定的 指导性与实践性意义。 二、文献综述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1、冲压模水平状况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
3、压模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 50多吨的模具。 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 精度达到12m, 寿命 2 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 Ra1.5m的精冲模,大尺寸(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 到相当高的水平。 2、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状况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的设计与 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 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 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虽然如此, 我国的冲压模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 较大差距。这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
4、模方 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 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制 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高精度、高效益加工设备 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的五轴高速铣床和三轴的高速铣床的应用已越来越 多。NC、DNC 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可以进行倾角加工和超精加工。这些都 提高了模具型面加工精度,提高了模具的质量,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工艺成熟、无污染、成本适中的离子渗 氮技术越来越被认可,碳化物被覆处理(TD
5、处理)及许多镀(涂)层技术在冲 压模上的应用日益增多。真空处理技术、实型铸造技术、刃口堆焊技术等日趋成 熟。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3、专业化程度及分布状况 我国模具行业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模具自产自配比例过高。国外模具自产 自配比例一般为 30%,我国冲压模自产自配比例为 60%。这就对专业化产生了 很多不利影响。现在,技术要求高、投入大的模具,其专业化程度较高,例如覆 盖件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等。而一般冲模专业化程度就较低。由于自配 比例高,所以冲压模生产能力的分布基本上跟随冲压件生产能力的分布。但是专 业化程度较高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和多工位、 多功能精密冲模的专业生产企
6、业的分 布有不少并不跟随冲压件能力分布而分布,而往往取决于主要投资者的决策。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模具 CAD/CAE/CAM 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例如, 吉林大学汽 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 KMAS 软件,华中理 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 CAD/CAE/CAM 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 CAD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 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 CAD 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 用户。 4、未来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 、 “精度高” 、 “质量好” 、 “价格低”的要求服务。 (1)全面推广 CAD/CAM/CAE 技术 模具 CAD/CAM/CAE 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 展和进步,普及 CAD/CAM/CAE 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 CAD/CAM 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