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一一 绪论绪论 1.1 课题背景课题背景 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 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 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各种主要的课程学习完成之后,这次设计不仅检验了我们的学习质量,还 更加巩固了我们在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这次设计,我查阅了大量的 资料同时也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机械加工方面的知识。 机械自古以来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与重要手段,而好的工艺 设计可以为生产提供明确的加工方案,它既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又可以保证工件 良好的质量,所以工艺设
2、计在机械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夹具设计是对我们大学三年的学习内容后进行的总体的系 统的复习,融会贯通三年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次设计为我们走 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夹具和组合机床的发展史夹具和组合机床的发展史 夹具在其发展的 200 多年历史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夹具在 工件加工、 制造的各工序中作为基本的夹持装置, 发挥着夹固工件的最基本功用。 随着军工生产及内燃机,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夹具逐渐在规模生产中发挥出其 高效率及稳定加工质量的优越性,各类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也日趋完善,夹具 逐步发展成为机床工件工艺装备工艺系统中相当
3、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夹具 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夹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在现代化生产的今 天,各类高效率,自动化夹具在高效,高精度及适应性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提 高。随着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夹具的自动化和高适应性,已经使夹 具与机床逐渐融为一体,使得中,小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逐步趋近于专业化的大 批量生产的水平。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夹具的主要特点是高 精度,高适应性。可以预见,夹具在不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是逐步提高智 能化水平。 1908 年,美国福持汽车公司率先制造出第一台组合机床,用于汽车零件的加 工。1928 年,前苏联开始生产组合机床。我国的组合机床
4、制造技术是从“一五” 2 计划期间, “汽” 、 洛拖 引进组合机床开始的。1956 年 3 月,当时的第一机 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批准成立了第一专业设计处(即现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的 前身),全面引进了前苏联的组合机床通用部件和设计指导资料,开始了我国组合 机床的创业阶段。 并于同年在大连机床厂制造出我国的第一台组合机床、 1961 年, 又制造出我国第一条组合机床自动线。组合机床设计制造从“一所一厂”起步已 发展到如今个独立的配套齐全的行业。 1.3 小结小结 随着组合机床的发展,它的工艺范围日益扩大了,如焊接、热处理等。组合 机床的发展正向高效、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柔性化方向发展。 机械加
5、工工艺及夹具随着科技的发展都使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控制论及 系统工程与制造技术的结合为制造系统,形成现代制造工程学。通过对一些典型 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其工装设计的类比分析,对拨叉零件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和 组合机床设计。通过本次设计,培养了我们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 计的能力,这是对所学课程进行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 际的训练,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二 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 2.1 了解零件的用途了解零件的用途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 CA6140 车床的尾座体。 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 尾 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
6、顶持工件的中心孔) 、安 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 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 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2.2 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为 HT200 的灰铸铁。尾座体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 位置要求如表 1-1, 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3 表 2-1 尾座体零件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面 尺 寸 及 偏 差 /mm 公差/mm 及精 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m 形位公差/mm 基准面 A 1.0 0 105 0.03,IT7 Ra1.6 17mm 孔 011.0 0 17 0.011,IT6 Ra0.4 / 0.005 B / 0.005 A /O/ 0.004 O 0.003 基准面 B 75燕尾槽 0.03,IT7 Ra1.6 燕尾槽底面 15 0.11,IT11 12.5 35mm 的两 端面 80 0.12,IT10 Ra3.2 40mm 的凸 台斜面 40 0.10,IT12 R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