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板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 1 一、设计课题一、设计课题 零件简图:如右图所示 材料:Q235 板厚: 1mm 精度等级:IT11 生产批量:大批量 96 0.000 -0.230 35 0.000 -0.200 64 0.000 -0.200 128 0.000 -0.250 图 1.1 2 二、设计内容二、设计内容 2.1 2.1 冲压件工艺分析冲压件工艺分析 1) 该工件只有落料一个工序,材料为 Q235; 2) 工件的外形左右对称; 3) 该工件上无过长的突出悬臂和凹槽; 4) 该工件的精度等级为 IT11,属于一般的精度等级; 5) 综上所述,该工件的结构
2、工艺性较好,冲裁较为容易。 2 2.2 .2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该工件只有落料一个工序,可以有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 采用一副简单的落料模, 其排样图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采用单排形式, 其排样图如下图所示 2 2 130 图 2.2.1 第二种是双排形式,冲裁时先冲一侧条料上的工件,冲完之后将工件翻转, 冲裁安排在条料另一侧上的工件,其排样图如下图所示 3 167.5 2 2 2132 66 4 图 2.2.2 方案二:在一副落料模中不同的位置设置两副落料用的凸模和凹模,即在一 次冲裁行程中同时冲下两个工件,根据凸模位置不同,其排样图有两种,如下图 所示 167.5 2
3、 2 2132 66 4 图 2.2.3 167.5 2 2 2132 66 4 图 2.2.4 分析比较: 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方案二:一副模具上装两副凸凹模,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4 方案确定: 虽然方案二生产效率较高,但是模具的制造成本较高,结构设计较为复杂。 相比之下,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节约生产资本。 2.32.3 主要主要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2.3.1 工件尺寸公差转换及毛坯尺寸计算 64 0.000 -0.200 128 0.000 -0.250 96 0.000 -0.230 35 0.000 -0.200 图 2.3.
4、1 按“入体原则”标注工件尺寸公差,由文献(2)p257 表 3-2 公差等级为 11 级时工件上的尺寸如图: 毛坯的面积为 6496353228384Mm m 毛坯周长为 (12896)2448Cm m 2.3.2 排样及相关计算 采用导料板进行侧向导料,且增加测压装置保证精度要求。 采用单排, 5 2 2 130 100 图 2.3.2.1 由文献(1)p43 表 2-8 查的最小搭边值分别为: 侧面2.0am m=;工件间 1 2.0amm=。 由文献(1)p44 表 2-9 查得工件最大宽度为 96mm时,条料宽度的单向 偏差为0.5m m 由文献(1)p44 表 2-9 查的导料板与
5、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值为b=5mm 则由文献(1)p44 式(2.26)有条料的宽度为 0000 m a x0 . 50 . 5 (2)( 9 622 . 0 )1 0 0BDam mm m 由文献(1)p44 式(2.27)有导料板间距离为 105ABbm m 相邻两工件之间的中心距为130lm m= 材料的利用率为 0 8384 100%100%64.49% 130100 S S 采用双排: 167.5 2 2 2132 66 4 图 2.3.2.2 由文献(1)p43 表 2-8 查的最小搭边值分别为: 侧面2.0am m=;工件间 1 2.0amm=。 6 上下两个工件的垂直距离计算 S
6、1=67.5mm 由文献(1)p44 表 2-9 查得工件最大宽度为 163.5mm 时,条料宽度的单 向偏差为0.7m m 由文献(1)p44 表 2-9 查的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值为b=5mm 则由文献(1)p44 式(2.26)有条料的宽度为 0000 0.7m ax.70.70.7 (2)(163.54)167.5 O BDam mm m - =+=+= 由文献(1)p44 式(2.27)有导料板间距离为 A=B+b=172.5mm 相邻两工件之间的中心距为l=66mm 材料的利用率为 0 83843 .100%.100%76.61% 196167.5 S S = 由于采用双排排样时材料的利用率较单排的利用率高, 所以排样方式选用 双排排样。 2.3.3 冲压力计算 由文献(4)p29 表 1-50 有 Q235 抗拉强度大约为170Mpa,在此次计算中取 170 b M Pa。 由文献(1)p37 式(2.18)有冲裁力: 44811707616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