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用用 纸纸 教师批阅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课程设计 一、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1 1.1 目的:目的: 该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达到如下目的; 1、使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2、增强综合运用热力学 、 传热学及锅炉原理知识的能力; 3、深化对锅炉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因素对锅炉运行影响的认识; 4、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 5、培养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科学计算及制图等基本技能; 6、培养工程技术素养及对工程技术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1.21.2 要求:要求: 1、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
2、,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 程等; 2、掌握锅炉热力计算的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 面热力计算; 3、各个计算环节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 校核等; 4、计算过程合理、可信; 5、提交的设计报告格式规范,有条理。 二、设计正文二、设计正文 2.1 2.1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2.1.1 2.1.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420t/h 再热煤粉锅炉变工况校核热力计算 2.1.22.1.2 校核设计已知条件校核设计已知条件 1、锅炉蒸发量 D1 : 420t/h 2、再热蒸汽流量 D2 : 350t/h 3、给水温度 tgs : 235 2 课
3、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用用 纸纸 教师批阅 4、给水压力 Pgs : 15.6Mpa(表压) 5、过热蒸汽温度 t1 : 540 6、过热蒸汽压力 P1 : 13.7Mpa(表压) 7、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温度 t2 ,: 330 8、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温度 t2 , ,: 540 9、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压力 P2 ,: 2.5Mpa(表压) 10、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压力 P2 , ,: 2.3Mpa(表压) 11、环境温度 tlk : 20 12、燃料特性: (1) 煤的应用成分 (%) : Car =49.24; Har =2.90; Oar =3.69; Nar=0.79;
4、 Sar =0.84;Aar =25.66;Mar =16.88 (2)煤的可燃基挥发分:Vdaf=28.0 (3)煤的低位发热量:Qar,net =18900KJ/kg (4)灰熔点:DT=1250;ST=1300;FT=1350。 13、制粉系统 : 中间贮仺式,闭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 14、汽包工作压力 :15.2Mpa(表压) 2.2 2.2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2.2.1 2.2.1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 100%100%的校核的校核 Car + Har + Oar + Nar + Sar + Aar + Mar =
5、 46.5 + 3.3 + 5.8 + 0.7 + 0.9 + 35 + 8 = 100% 2.2.22.2.2 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1、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与收到基元素成分之间的换算因子为: K = 100 /(100-Mar-Aar) = 100/(100-8-35) = 1.7544 则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应为(%) Cdaf = K * Car =1.7544 * 46.5 =81.58 Hdaf = K * Har =1.7544 * 3.3 =5.44 3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用用 纸纸 教师批阅 Odaf = K * Oar =1.7544 * 5.8 =10.17
6、 Ndaf = K * Nar =1.7544 * 0.7 =1.23 Sdaf = K * Sar =1.7544 * 0.9 =1.58 Cdaf + Hdaf +Odaf +Ndaf +Sdaf =100 2、干燥基灰分的计算: Ad =Aar * 100/(100 Mar)= 38.04% 3、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实验值)的计算: Qdaf,net =(Qar,net + 25*War)*K = (17180 + 25*8) * 1.7544 = 30491.23 kJ/kg 4、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门德雷也夫公式计算值)的计算: Q daf,net = 339*Cdaf + 1030*Hdaf -109*(Odaf Sdaf) =339*81.58+1030*5.44-109*(10.171.58)=32322.51 kJ/kg Q daf,net - Qdaf,net = 32322.51 30491.23= 1831 kJ/kg 2.2.32.2.3 煤种判别煤种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