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3 页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2 2 井田特征及开采、开拓系统井田特征及开采、开拓系统 3 3 采煤方法和井田开采、开拓采煤方法和井田开采、开拓 6 6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7 7 矿井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矿井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 1111 计算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矿井通风阻力 1616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1818 通风费用概算通风费用概算2121 小小 结结2 23 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 23 3 第 2 页 共 23 页 【摘要】【摘要】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工作地点供给新鲜空气、 以供给人员呼吸, 并稀释 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
2、创造良好的矿内工作环境, 保障井下作 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这种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 使地面空气 进入井下, 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的流动, 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 程称为矿井通风。包括进、回风井的布置方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 网络和风流控制设施的总称。矿井通风设计是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效 果。其设计是否合理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长期而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通风系统 风量 通风阻力 风压 通风机 1.1.井田特征及开采、开拓系统井田特征及开采、开拓系统 1.1.1、交通
3、位置 本井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境内,距徐州市约 22 公里。 交通:铁路,徐沛路与陇海铁路在该井田南部相交,铁路专用线与徐沛铁 路在刘集站接轨。公路,井田东部有徐沛公路通过,矿用公路在唐沟站与徐沛 公路连接,交通极便。交通位置图见图 11。 1.1.2、地形地势 本井田地貌属黄淮冲积平原, 地表岩性性主要以黄淮堆积的亚粘土。 地势 平坦,地面标高为+35+45 米,微向东及北东倾斜,地面坡度为 0.1%,矿区 内无洪水,内涝现象。 第 3 页 共 23 页 大 运 河 张集 矿 沙 塘 131.8 云 龙 湖 板 河 大 刘 庄 矿 卧 牛 山 眼 防 所 徐 州 徐 州 173.3 九
4、里 山 南 岗 杨 屯 刘 集 小 楼 矿 矿 河 夹 庞 庄 矿 张 徐 州 卧 牛 矿 新 河 矿 王 庄 矿 杭 咤 城 京 图 11 交通位置图 1.1.3、河流湖泊 矿区内地表水系重要有废黄河和桃园河两条河流。 废黄河,斜穿井田西南部,呈北西-东南延展,河道宽浅,河床大部分干 枯,为季节性河流。两岸筑有防洪堤坝,堤坝标高+43 米+44 米. 桃园河,为一条季节性河流,由西向东流入京杭运河,只有尾端和支流伸 入井田东部,河道较浅,讯期泄水,排涝,旱期断流。 在井田以东约 15 公里,有徐州地区最大地表水体微山湖(全湖面积 644 平方公里)湖面水位常年标高+31 米+33,最高洪水位
5、 36.9 米(1957 年)。 自 1958 年以来,微山湖大堤多次进行培修,堤顶标高一般增高到+38.5 米 +39.5 米,堤宽为 6 米10 米,同时开挖了京杭运河。疏竣了流通河道,兴建了 配套、节制、灌溉等工程。基本上解决了洪水危害。 1.1.4、矿区气候条件 1、矿区气候性质及气温变化: 据地质报告提供徐州气象站资料: 本矿区气候属南温带鲁淮区, 具有长江 与黄河流域气候的过度性质,但接近北方气候的特点。气候温和,四季明显, 第 4 页 共 23 页 日照充足,春秋季短,入冬和回暖较早,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干旱突出, 并伴有寒潮、霜冻、风雪、台风、冰雹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气温: 历年年平均为 14.2 摄氏度, 最高气温 40.6C, (1972 年 6 月 11 日) ,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