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目录目录 一、设计所完成的任务要求.1 1、设计所完成的任务.1 2、设计所完成的技术要求.1 二、系统环境配置和使用工具简单介绍.1 1、系统环境配置.1 2、使用工具简单介绍.1 三、可行性分析.2 1、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2 2、技术可行性.2 2.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2 2.2、待开发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2 2.3、技术上的可行性.2 3、经济可行性.2 3.1、支出.2 3.1.1、基建支出2 3.1.2、其他一次性支出2 3.1.3、经常性支出3 3.2、收益.3 3.2.1 一次性收益3 3.2.2、经常性收益3 3.2.3、不可定量收益
2、3 3.3、收益/投资比3 3.4、投资回收周期.3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3.5、经济可行性总结.3 4、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3 4.1、法律因素可行性.3 4.2、用户使用可行性.4 四、系统需求分析.4 1、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4 2、分层数据流图.4 3、数据字典.6 4、数据加工处理描述.7 五、系统设计7 1、系统结构图设计7 2、输出设计9 3、 存储文件格式设计10 4、 用户界面设计10 5、 关键模块详细设计13 5.1、 输入项目13 5.2、 输出项目13 5.3、 程序流程图14 5.4、 测试要点14 六、 课程设计总结15 七、附系统相应程序代码(部
3、分)16 八、参考文献.22 九、小组小结.22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 1 - 题目五、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题目五、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一、设计所完成的任务要求 1、设计所完成的任务 本设计是针对于实验室设备管理而开发的一个用于实验室设备日常管理 的软件,该软件每学年要对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更新,其中: (1)对于已彻底损坏的作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 (2)对于有严重问题(故障)的要即使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 修理厂家、修理费、责任人等。 (3)对于急需但又缺少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 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要立即进行设备
4、登记(包括类别、设备名、型号、规格、 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购买人等) ,同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4)随时对现有设备及其修理、报废情况进行统计、查询,要求能够按类 别和时间段(某日期之前)查询。 2、设计所完成的技术要求 (1)所有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完成,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 (2)每件设备在作入库登记时均由系统按类别自动顺序编号, 形成设备号; 设备报废时要及时修改相应的设备记录,且有领导认可。 (3)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至少应包含:设备记录、修理记录、报废记录、购 买申请。 (4)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含:新设备信息、修理信息、申请购买信息、 报废信息、具体查询统计要求。 (5)本系
5、统的输出项至少包含:设备购买申请表、修理/报废注销/设备资 金统计表。 二、系统环境配置和使用工具简单介绍 1、系统环境配置 由于当前个人计算机多使用 Windows XP 或 Windows 7 系统,故本系统针对 Microsoft Windows 系统开发,运行于 Windows XP 及以上系统。 2、使用工具简单介绍 本次系统的开发主要是运用 C 语言进行编码,在软件系统的实现中,主要运 用 C 语言中结构体、链表、文件等为编写手段。因此整个编码的运行工具是 VC+6.0。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 2 - 三、可行性分析 1、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软件开发是否可行主要
6、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即现有技术是否可以完全承 担开发任务;经济上是否可行,即开发效益是否高于开发成本;社会因素是否可 行,即开发的系统软件是否侵占他人利益,从而造成潜在风险,用户是否可以使 用。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文档主要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技术可行性 2.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基于本小组成员现有知识和本课程的要求,故决定采取 C 语言为唯一编制 手段。系统采用结构体和链表,并结合 C 语言中文件的存储和打开建立数据存 储文件。 利用主函数调用的方式完成模块间的调用,从而使得系统达到模块化,降低 开发难度。相比于原有的手工管理方式,此系统采用数据处理方式,避免了原有 系统的繁杂,并且容易出错。且此次开发系统采用数据存储方式,避免了纸质文 档的特有缺陷,例如繁重、损坏等等。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差错的发生,存储查询 更加快捷方便。 2.2、待开发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于计算机而言,本次开发的系统对计算机的性能无需太高要求,故不会在 硬件上产生影响;对运行系统而言,本次开发的系统适用于 Windows XP 及以上 系统,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的个人电脑;对于用户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