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居民消费指数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居民消费指数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学号: 学院: 工程学院 班级: 双专业五班 姓名: 中国居民消费指数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居民消费指数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摘要: 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 大的拉力作用。目前,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走向过剩、由卖方市场转 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突出。因此,及 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 对于维持我国经 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 1991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 立多元线性
2、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 关键字:消费 收入 需求 居民 GDP CPI 一、引言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 对满足 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 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 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 程度。它主要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来反映。 本文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人 口自然增长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税收作为解释变量, 利用了我国 1991 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居民消费水平的经济模型,对我国 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
3、实证分析, 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得出各 种主要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 1991 年至 2011 年的统计数据,建 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B0+B1X1+B2X2+B3X3+B4X4+ 其中: Y居民消费水平: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 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 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 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 达到的程度。它主要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来反 映。 X1国内生产总
4、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 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 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 的最佳指标。 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英文缩写为 CPI, 是根据与居民生活 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通常作为观察通货 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X3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 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 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X4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 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 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
5、入和社会产品的 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 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 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 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 随机误差项:随机误差项(stochastic error),是指数学表达 式中关于随机误差的描述项。在总体回归参数 PRF 中,我们把个别 的 Yi 围绕在它的期望值的离差(deviation)表述为:Ui=Yi-E(Y|Xi). 其中离差 Ui 是一个不可观测的可正可负的随机变量, 在专业术语中, 把 Ui 成为随机干扰或随机
6、误差项。因而,干扰项是从模型中省略下 拉的而又集体地影响着 Y 的全部变量的替代物。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解释变量每变化一定量时,居民 消费水平会如何变化。 从而进行经济预测, 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 依据与参考。 、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见表格 年份 居民消费水 平 国内生产总 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人口自然增长 率 税收 1991 932 21826.2 3.4 12.98 2990.17 三、模型参数估计 运用 eview5.0 软件,采用 OLS 法进行参数估计,对上表中的数 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所建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下图。 1992 1116 26937.3 6.4 11.60 3296.91 1993 1393 35260.0 14.7 11.45 4255.30 1994 1833 48108.5 24.1 11.21 5126.88 1995 2355 59810.5 17.1 10.55 6038.04 1996 2789 70142.5 8.3 10.42 6909.82 1997 3002 7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