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3 年年 5 月月 2 目录目录 1、课程教学目的课程教学目的3 3 2 2、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3 3 2.12.1、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3 3 2.22.2、设计基本要求、设计基本要求3 3 3 3、所选设计题、所选设计题4 4 4 4、未校正系统分析、未校正系统分析4 4 4.14.1、绘画开闭环零极点图、绘画开闭环零极点图4 4 4.24.2、绘画根轨迹,并分析随根轨迹增益变化的性能、绘画根轨迹,并分析随根轨迹增益变化的性能6 6 4.34.3、作出单位阶跃响应,并分析性能指标、作
2、出单位阶跃响应,并分析性能指标7 7 4.44.4、绘出开环、绘出开环 bodebode 图,并分析频域性能指标图,并分析频域性能指标 9 9 5 5、选定合适的校正方案、选定合适的校正方案1010 5.15.1、分析、分析1111 5.25.2、设计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步骤、设计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步骤1111 5.35.3、参数计算、参数计算1111 6 6、判断校正装置、判断校正装置1111 7 7、绘画模拟电路、绘画模拟电路1212 7.17.1、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1212 7.27.2、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1414 7.37.3、分析采用的校正装置的效果、分析采
3、用的校正装置的效果1515 8 8、总结及设计心得、总结及设计心得1515 9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515 3 一、课程教学目的一、课程教学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相关课程知识 的能力。 2、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 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 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3、学会使用 MATLAB 语言及 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4、学会使用硬件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仿真。 5、锻炼独立思考和动
4、手解决控制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 1 1、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 (1) 、给出有实际背景的数学模型,分别提出不同的设计题目及设计指标要求。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根据各自题目确定合理的控制方式及校正形式,完成设 计。 (2) 、学生首先要根据所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知识(时域分析法、频率法和根轨 迹法)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根据设计题目要求进行人工设计校正装置,初步设 计出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形式及参数。 (3) 、利用 MATLAB 语言及 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在计算机上对人工设计系统 进行仿真调试,使其满足技术要求,并绘制打印出仿真框图、频率特性图及动态 响应图。 (4) 、确定校正装置的电路形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