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开 题题 报报 告告 题 目: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差异研究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新闻传播学院 专 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年 级: 指导教师: 一、选题依据一、选题依据(含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 论文题目: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差异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姿态不断发展壮大。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大众 媒体逐渐式微,人们对讯息的接收大都依赖互联网通过新媒体发现。广告群体,尤其是青 年人,便试着探寻一种创新的广告形式,此时微电影光广告应运而生。微电影广告是微电 影的概念与广告概念相结合而产生的网络式广告,它以电影的叙事手法诉说一个完整的概 念和一个简单动人的故事,透过剧
2、情来诠释品牌文化,塑造品牌形象,传递企业精神的理 念,并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进行宣传,进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传统媒体广告的目的也 是如此,但是传统媒体广告受到互联网市场的的挤压,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微电影广告这种 叙事故事所取代,但是就现在来看,传统媒体广告与微电影广告还是有自己的优缺点,同 时就发展历程来说,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应该借助传统媒体的品牌,与传统媒体建立一种 互动合作;对传统媒体而言,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 的共赢。 本文旨在深入的剖析微电影广告的特点,以及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的劣势, 分析了微电影广告和传统媒体广告相比,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对这微电影广告的发
3、展 进行总结。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本文主要内容是:1.传统媒体广告和微电影广告的概念;2.传统媒体广告和微电影广告 的特点;3、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的异同;4、微电影广告相对与传统媒体广告的劣 势;5、微电影广告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媒体广告的影响;6、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 的互补与合作;7、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已有的主要设备、软件、资 料等说明) 1、主要研究方法手段: (1)阅读研究微电影广告的论著,理解并掌握微电影广告的概念及利弊,以及对我们 生活的影响; (2)阅读研究传统广告媒体
4、方面的论著,理解并掌握传统广告媒体的基本理论、特点 及其变革; (3)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旧广告对社会的影响; (4)在此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料,分析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差异研究,将对上 述论著的研究成果结合,探讨微电影广告今后的发展前途和趋势。 2、已有文献资料说明: 1樊志育,广告效应研究,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4李显杰,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宋家玲,影视艺术心理学,北京: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6肖峰,
5、媒介融合与叙事修辞,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7陈俊良: 广告媒体研究 当代广告媒体的选择依据 ,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年版. 8王菲: 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 年 5 月第一版. 9佘贤君: 电视广告营销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年 6 月第一版. 10郑欣: 空间的分隔:新媒体广告效益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11张兴龙: 移动互联网广告生存之喜与忧 ,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11 年 7 月总 第 325 期. 12孙凤毅: 互联网时代我国电视新媒体发展空间的拓展以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发展 为
6、例的创新模式研究 ,网易新闻. 13寇嘉: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生存策略 , 新西部:下半月 ,2010 年第 三期. 14李玉进: 关于网络广告信任度的探讨 ,来源:豆丁网. 15程浩: 论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16刘自力: 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 , 文史哲 ,2004 年第 5 期. 17雨露电视内容在新媒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来源:慧聪广电网. 18陈俊良实力创造价值从媒体策略角度谈中央电视台广告价值 ,中国网络电视 台. 19李科,试论微电影的兴起和发展J,电影评介,2012 年 08 期. 20陶莹,传播学理论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 年 18 期. 21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