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 识 实 习 报 告 北京北京*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要及目的一、实习概要及目的 2011 年 11 月 16 日,我们来到了*综合处理中心,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认识实习。此次 实习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工艺技术。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垃圾填埋技术、 渗沥液处理及沼气处理等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环境有了更多实践性了解。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 三、工艺流程三、工艺流程 1、主要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2、综合处理园区工艺流程 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直接点燃处理,卫生填埋产生的沼气集中收集,输送到沼气发电站。渗 滤液统一进入渗滤液处理厂进行处理。 2
2、2.1 .1 分选 部分树枝等容易破坏机械的杂物被人工分选出来,其它大部分杂物被通过机械分选。 2 2.2 .2 堆肥 首先进入滚筒发酵设备进行一级发酵,一级发酵是有坡度的密封的滚筒中进行的,一级发 酵以后进入二级发酵间,二次发酵指物料经过一次发酵后,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 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送到后发酵室,堆成 12 米高的堆垛进行二次发酵并腐熟。当 温度稳定在 40左右时即达腐熟,一般需 2030 天。 要进行堆肥的垃圾堆放在鹅卵石上, 渗滤液收集装置采用负压式,堆肥过程收集的渗滤液连同垃圾填埋区的渗滤液和焚烧后的渗滤 液一起进入渗滤液处理区。肥后残渣运入填埋区进行填埋。 2 2.3
3、 .3 填埋工艺 流程图 残 渣 残 渣 计 量 分 选 分 选 焚烧发电 垃圾堆肥 卫生填埋 公共发电 沼气发电 渗透液处理 中水回用 填埋场采用路堤结合垃圾卫生填埋工艺,即“垃圾作基、筑堤为路、以路分区、兼作平台” , 其中分区堤坝与临时道路将结合,利用含水量低垃圾修筑堤坝(路堤) ,作为填埋场道路和雨季 工作台;雨季垃圾含水量大,填埋区卸车困难,可以再渣土路面或钢板箱路箱上向填埋区分区 单元内卸车,压实机可在分区单元内作业;路堤起到隔离作业单元区与非作业单元区作用,实 现清污分流,减少垃圾渗沥液产生量;填埋作业按照坦摊铺、压实、覆盖方式进行。除日常覆 盖外, 实用新型材料 HDPE 膜进
4、行中期覆盖, 有效减少垃圾暴露面, 很大程度上减少黄土量。 2010 年,完成填埋场全密闭作业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埋气收集处理量,有效控制设施异味的外散。 垃圾填埋区的日处理量是 5000 吨,运送来的垃圾先通过计量泵站后运送到填埋场,垃圾填 埋采用的是分区填埋方式,填埋区垃圾堆体设计为四层平台,每层平台高 10 米,黄土层覆盖厚 度为 2040cm,垃圾覆盖区为 42 万平方米,暴露面为 5000 平方米,冬天的垃圾由于含水量小, 用来做垃圾坝,垃圾坝的间距为 80 米,该填埋区的防飞散网建在下风向,防飞散网高 10 米, 长 1300 米,防飞散网的高度随垃圾的高度增加而增加,主要用来防止冬
5、季白色垃圾被风吹出填 埋场,污染环境,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通过填埋集气站进行沼气收集后用来发电,而垃圾填埋 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则用泵抽取后运送到处理厂进行处理、回用。 2 2.4 .4 渗滤液处理工艺 渗透液采用A20+MBR+NF(纳滤)技术,设计日处理能力600吨/日。填埋其处理主要有两种方 式:一种为点燃,对产气量较少的区域收集点燃的方式处理;另一种为沼气发电,设计处理能 力为1500立方米/时。应用渗透液处理系统的除臭有两套:一套为反渗透车间内除臭,采用化学 与生物药剂除臭,设备24小时运行;第二套为调节池生物滤池系统,系统采用生物降解臭气的 方式达到除臭目的。 渗沥液提升井调节池厌氧罐(
6、UASB)兼氧池好氧池MBR纳滤碟管式反渗透 垃 圾 车 性 质 检 测 与 计 量 卸 料 压 实 推 铺 灭 蝇 沼气收集 沼气导排 沼 气 发 电 沼 气 点 燃 日覆盖 中期覆盖 终场覆盖 种植绿化 渗沥液收集 渗沥液回灌及处理 达标后排放利用 (DTRO)。 之前好氧部分用是氧化沟,但是由于设计负荷太低。对于CODc 浓度约为10000 mgL的渗 沥液,该系统每天最多只能处理100150 t, 而*垃圾卫生填埋场夏季新鲜垃圾渗沥液CODc, 浓度经常高达20 00030 000 mgL,甚至更高,氧化沟工艺难以满足处理要求。处理模式单 一。没有考虑氨氮的去除,影响好氧处理段污泥的生物活性;渗沥液中存在大量的难降解物质, 导致出水COD 较高;没有考虑脱色,导致渗沥液中难以降解的腐殖质、灰黄霉酸等物质的积累, 使出水色度越来越高,最后变成深褐色。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温度每变化1O,污泥的活性 变化2倍。水温低于56 时,微生物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低于4时,微生物开始死亡。每 年11月至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