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 6 月初在学校办理好离校手续后就直接过来*,到达天津后得到公 司的接待,所以出发前的种种担忧都降低到最小化。6 月初到 7 月 3 号在公司呆 的几天里,公司的领导和职员对我都很友好且很热情,在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给予 极大的关怀和帮助,让我初到新环境的心感到很欣慰。 几天的新环境适应后, 公司开始安排我的工作。开始被安排去跟刘工学习负责现场临建项目。7 月 4 号 星期三项目部主管人员正式进场,光大银行天津后台服务中心项目部的同事、工 人们都很热情,我慢慢和大家熟悉起来。后来听从孙总的安排,暂时做临建项目 的现场施工员,实习环场道路施工这一块工作。还清晰记得在光大银行天津后台 服务
2、中心项目部的第一个晚上,很难入睡,我努力去适应驻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 习惯。渐渐地,我在前任施工员邹工以及经理、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对项目 现场和相关进度计划慢慢熟悉、适应起来,工作慢慢进入状态。 转眼就 10 月份 了,过来光大银行天津后台服务中心项目部已经有近 4 个月的时间了,现在这边 的工作也在有序、稳定进行着。现在就近 4 个月的施工员工作和生活做个小结, 从小结中进一步“温故知新” ,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工作更好展开 记得刚开始自己还是一个刚出校门的懵懂学生,经过近四个月的实习,一路 走来我经历了很多,付出了很多,同时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从 6 月 10 号刚来这里到 1
3、0 月初,虽然才短短的四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收获的 东西好多好多。认识了很多的朋友,遇到了好多的“老师” ,最重要的是学会了 好多的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从做人到做事,收获颇多,感触颇深。 记得 6 月份刚来时,自己仅仅是个实习生,记得当时自己告诉自己“什么也不要多想, 坚持,坚持!学习,学习! ” ,也许自己知道的太少太少,感觉每天的收获好多好 多,自己也感到很充实,很踏实。在此期间,自己跟过质检,搞过施工,也干过 实验,从“图集、图纸、钢筋、模板、砼”再到“沟通、协调、管理、打试块” 虽然干过很多,我觉得自己并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盲人摸象” 。 到了七 月初,凭着自己不断努力,终于
4、自己也从实习转变成了适用,从以前岗位的不确 定,到正式分配成了一名施工员,从“场地的硬化到地下室的土方开挖、撑护结 构施工、回填土、后浇带”等工作的锻炼,自己对施工员这个岗位有了进一步的 了解和认识,接触的工人多了,自己也总结出了一些与一线工人相处的经验,那 就是:人人平等,不要以小领导自居,不要不尊重工人,在管理上也要学会“善 变” ,分类管理、分人管理。 基坑撑护结构开工后, 自己也有幸成为了一名专职施工员, 身上的担子重了, 考虑的事情也多了,由于自己的经验还不成熟,对施工的意识还不到位,所以有 什么拿不准的还是得到了孙经理的很多帮助, 有什么不懂得就记在本子上问问会 的人,然后把他解决
5、掉。在此期间现场存在过以下问题:一、对于现场塔吊前期 存在着塔司技术问题和一些塔司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期间看小说、听音乐,致使 吊装速度慢,在几次下放整改通知单及沟通后,才有所改善,我想这种情况在来 年将杜绝,来年一开工就会首先给塔司及负责人开一个关于塔吊管理的专题会 议,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交交底,并对塔司的迟到、早退 以及对工作不认真等情况的处理办法进行公布。二、由于前期劳务未按我方制定 及划分的施工方案及流水段进行施工,致使前期的工期没有达到预计的要求,一 方面是由于劳务人员对施工段划分的误解,没有领会到其中的便捷,二一方面就 是劳务管理人员与工人的沟通不够,对工人的领导
6、力不够。我想来年如果等到裙 楼大面积施工开我方应该和劳务提前进行这方面的沟通, 并且要有书面的文件形 式,后面除了劳务管理人员的签字而且还要把施工班组负责人的名字一块签上, 这样的话对他们的约束力就更强了。第三、就是现场的拖泵问题,我们今年的砼 泵合同就是一个失误,对于撑护结构来说,平均十几天浇筑一次砼,而我们的泵 放在这打不打一个月都耗着几万块的租赁费,我想明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只租 一台电泵(电泵的压力已足够满足施工要求) ,其余要租一台车载泵在 T1、T2、 T5 楼之间来回使用,这样即节省开支又合理利用,一举俩得。高经理有句话我 很赞同: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效率” ,所以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我把工作重 点放在了怎样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怎样合理的划分工作面,怎样提高工人的 工作效率,怎样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 任务。 在我们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的施工员的岗位职责包括:一、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 导下开展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规定搞好安全防范措施,把 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讲效益必须讲安全,抓生产首先必须抓安全。二、认真 熟悉施工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