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报告 地地 点:点: 机械学院教学楼机械学院教学楼 起讫日期起讫日期:2012/11/122012/11/122012/11/22012/11/22 2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土木一班土木一班 组组 别别: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20122012 年年 1111 月月 2121 日日 目目 录录 前言 1. 目的 2. 任务 3. 要求 内容 1. 项目 2. 程序 3. 计算成果 4. 示意图 结语 1. 心得 2. 意见和建议 前言 2012 年 11月 12 日到 2012 年 11月 23 日我们在机械学院教学楼 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利
2、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 基本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测定和测设工作内容。测量实习是测 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 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合作精神、训 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的测绘和建筑 物及道路曲线的测设, 为今后解决土木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实践问 题打好基础。 任务有: 1. 1.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 每组应在本组测图范围内, 布设满足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与施工 放样要求的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宜布设为单一闭合或附和导线的形 式。 (1) 测量 1)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测回法观测导线点水平角一测回。 2) 水平
3、距离观测用钢尺的一般丈量方法, 标杆定线, 往返丈 量导线边水平距离。 3) 高差观测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法测量导线点的高差采用两 次变动仪器高法,图根水准宜布设为附合水准或闭合水准形式。 (2) 测量限差 1) 水平角观测限差经纬仪观测测回法观测一测回, 半测回水 平角较差应24,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应n06 (钢尺量距) 。 2) 水平距离测量限差水平距离采用钢尺量距法往返丈量, 往 返丈量相对较差应1/2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应1/2000。 3) 高差测量限差采用水准测量法观测高差, 采用两次变动仪 器高法, ,每站两次观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 凡超过上述限差的观测数据,均应重新观测。
4、(4) 导线点坐标与高程计算。 2. 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 比例尺的选择与测图任务 测图比例尺选择 1500。 ,测图任务量为 6 格 10cm10cm 方格范 围。 (2) 地形图的测绘 采用经纬仪进行碎部测量,在测站安置 DJ6 级经纬仪、量取仪器 高、盘左瞄准后视点定向,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为 000。瞄准另 一个控制点,将其作为碎部点进行观测并展点。 每个碎部点的观测与记录数据为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水平盘读数与竖盘读数及仪器高。 地形图应边测边展点。 组员分工是,1 人操作经纬仪, 1 人展绘碎部点,1 人立尺。 内容内容 实习项目: 1
5、. 钢尺量距 导线长=N*L+余长 (N 为整尺数;L 为尺总长) 方法: 先用标杆确定导线与钢尺平行或重合, 再用钢尺量取导线的长。 在用钢尺量距时,先算整尺数,再量最后的余长。 若 k(相对较差)=D 往-D 返/D1/3000 则取导线边长为 D 计算结果见附表。 2. 水准仪高程测量 测量导线点的高差采用两次变动仪器高法。 每站两次观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 闭合差不得大于 12n(n 为总的测站数) 应用相应公式算出各点高程 计算结果见附表。 3. 经纬仪水平角度测量 经纬仪测回法观测导线点水平角一测回。 当盘左、 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24时, 取其平均值。 配置度盘为 0002XX ;9002XX。 经纬仪观测测回法观测一测回,半测回水平角较差应24 若左右盘观测值之差左-右24 则1=(左+右)/2 若两次测绘之差1-260 则=(1+2)/2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并推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 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X=D*cos Y=sin Fx=X Fy=Y 改正: Vxi=-Fx/D*Dx Vyi=-Fy/D*Dy 要求: Vxi=-Fx Vyi=-Fy 求得每点的坐标增量,就可以用已经点坐标推算出所测点的坐标 计算结果见附表。 4. 碎部测量 (1)碎部